屋架的外形应考虑在制造简单的条件下尽量与()接近,使弦杆的内力差

题目

屋架的外形应考虑在制造简单的条件下尽量与()接近,使弦杆的内力差别较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问,在工作温度高于-20℃的地区,焊接钢屋架的杆件用节点板连接时,弦杆与腹杆、腹杆与腹杆间的最小间隙(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50
B. 40
C. 30
D. 20

答案:D
解析:
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第12.2.6条规定,杆件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宜采用两面侧焊,也可以三面围焊,所有围焊的转角处必须连续施焊;弦杆与腹杆、腹杆与腹杆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20mm,相邻角焊缝焊趾间净距不应小于5mm。

第2题:

有檩屋盖的檩条或无檩屋盖的大型屋面板的肋通常是搁置在屋架上弦的节点处,这是基于下列考虑中的( )。

A.可减少屋架腹杆的内力
B.与屋架上弦的连接较方便
C.可减小屋架的挠度
D.可避免屋架上弦产生附加弯曲力矩

答案:D
解析:
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当有檩屋盖的檩条或无檩屋盖的大型屋面板的肋搁置在屋架上弦节点处时,可避免屋架上弦产生附加弯曲力矩。

第3题:

在进行钢屋架内力计算时,采用全跨永久荷载加半跨可变荷载的组合是为了求得哪种最大内力?

A.弦杆的最大内力
B.腹杆的最大内力
C.屋架端腹杆的最大内力
D.屋架跨中附近的斜腹杆内力可能变号或内力增大

答案:D
解析:

第4题:

有一钢筋混凝土非预应力屋架,如图所示。已知:屋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节点集中荷载P=P1+P2,恒荷载P1=12kN(标准值且包括构件自重),活荷载P2=6kN(标准值且活荷载大于4kN/m2)。
提示:
①计算屋架杆件内力时不考虑节点次应力的影响;
②上弦杆的计算长度可取节间长度的两倍。

在恒荷载和活荷载的作用下,上弦杆件S1的内力设计值(kN)与下列(  )项数值相接近。

A. 124.16
B. 127.51
C. 148.99
D. 153.02

答案:A
解析:

第5题:

三角形桁架的内力分布不均匀,其特点是( )。

A.弦杆内力两端小、中间大;腹杆内力两端大、中间小
B.弦杆内力两端大、中间小;腹杆内力两端小、中间大
C.弦杆内力两端小、中间大;腹杆内力亦然
D.弦杆内力两端大、中间小;腹杆内力亦然

答案:A
解析:
三角形桁架的内力分布特点:弦杆内力两端小,中间大;腹杆内力两端大、中间小。

第6题:

平行弦简支桁架,杆件内力( )。

A.弦杆内力两头小、中间大,腹杆内力两头大、中间小
B.弦杆内力两头大、中间小,腹杆内力两头小、中间大
C.弦杆内力两头大、中间小,腹杆内力两头大、中间小
D.弦杆内力两头小、中间大,腹杆内力两头小、中间大

答案:A
解析:
平行弦简支桁架内力分布如简支梁受力特征,弦杆承受弯矩,故两头小、中间大,腹杆承受剪力,故两头大、中间小。

第7题:

从受力性能上看,弦杆内力均匀,腹杆内力较小,受力最合理的屋架形式为( )。

A.三角形
B.梯形
C.平行弦
D.多边形

答案:B
解析:
上述情况与梯形屋架的内力图比较吻合,即弦杆内力均匀,腹杆内力较小。

第8题:

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如图2-36所示。已知集中荷载P=GK+QK,静载GK=10.5kN(包括构件自重),活载QK=9.6kN。提示:活载标准值大于4.0kN/m2,计算屋架杆件内力时不考虑节点次应力的影响。



2.在静载和活载共同作用下,上弦杆S1的内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134.83
B、140.20
C、145.57
D、151.69

答案:B
解析:
取节点A为隔离体,如图2-37所示。
由y轴受力平衡可得,



(此处假设S1为拉力);
解得,上弦杆内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9题:

桁架结构体系中,屋架的弦杆外形和腹杆布置对屋架内力变化规律起决定性作用,屋架的高跨比一般为()较为合理。

A、1/15~1/20
B、1/10~1/15
C、1/6~1/8
D、1/5~1/2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分类。屋架的高跨比一般为1/6~1/8较为合理。

第10题:

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如图2-36所示。已知集中荷载P=GK+QK,静载GK=10.5kN(包括构件自重),活载QK=9.6kN。提示:活载标准值大于4.0kN/m2,计算屋架杆件内力时不考虑节点次应力的影响。



2.在静载和活载共同作用下,上弦杆S1的内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134.83
B.140.20
C.145.57
D.151.69

答案:B
解析:
取节点A为隔离体,如图2-37所示。
由y轴受力平衡可得,



(此处假设S1为拉力);
解得,上弦杆内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