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标准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

题目

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标准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选择屈服强度fy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标准值的依据是:
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开很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
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大(Q235的fu/fy≈1.6~1.9),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y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全储备。
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
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p=(0.7~0.8)fy),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时应变小(εy≈0.15%)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
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0.15%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确定钢材强度设计值的重要指标是( )。

A屈服点

B弹性极限

C比例极限

D抗拉强度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为什么选择屈服点作为建筑钢材静力强度承载力极限的依据?


参考答案:(1)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形很大,从屈服到断裂的塑性变形约等于弹性变形的 200倍,这样大的塑性变形已使结构失去正常使用功能而达到极限状态, 因而无法利用强化阶段。(2)屈服后塑性变形很大, 险情极易被察觉,可以及时采取适当补救措施,以免突然发生破坏。(3)抗拉强度和屈服点的比值较大,成为结构极大的后背强度,符合结构多级抗震设防的准则,使钢结构从来不会发生真正的塑性破坏。

第3题:

()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技术指标。

A、屈服强度

B、伸长率

C、弹性模量

D、抗拉强度


参考答案:B

第4题:

钢材的冷加工性能是()。

A.降低其屈服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
B.降低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
C.提高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
D.提高其屈服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

答案:D
解析: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它是将建筑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和冷轧,提高其屈服强度,相应降低了塑性和韧性。 时效强化,它是指经冷加工后,钢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因此,可将经过冷拉的钢筋在常温下,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一定时间,实现时效处理。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

第5题:

在钢材的单向拉伸强度中取()作为钢结构构件强度设计的标准值

A、比例极限

B、屈服强度

C、极限强度

D、弹性极限


参考答案:B

第6题:

钢材作为设计依据的强度指标是()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极限强度


正确答案: C

第7题:

冷作硬化可以提高钢材的()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D、塑性和韧性


参考答案:A

第8题:

钢材的重要指标( ),是钢材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的转折点。

A.弹性强度

B.韧性强度

C.屈服强度

D.刚性强度


正确答案:C

第9题:

当钢材具有较好的塑性时,焊接残余应力()

A、降低结构的静力强度

B、提高结构的静力强度

C、不影响结构的静力强度

D、与外力引起的应力同号,将降低结构的静力强度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冷加工可以提高钢材的( )。

A.屈服强度
B.塑性
C.韧性
D.弹性模量

答案:A
解析:
常用钢材的加工包括钢材的冷加工强化、时效强化、热处理和焊接、铆接等几种方法。钢材加工不仅用于改变尺寸,而且可以改善如强度、韧度、硬度等性质。其中冷加工强化是将建筑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和冷轧,通过冷加工,可以提高钢材的屈服强度,相应降低其塑性和韧性,而弹性模量主要决定于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合金化、热处理、冷热加工对它的影响很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