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临界荷位位置、控制指标、设计内

题目

简答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临界荷位位置、控制指标、设计内容以及板厚的设计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路用水泥混凝土配比设计,试回答下列问题。(16)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 )方面的技术要求。(2013真题)(2013检师真题)

A.耐久性
B.工作性
C.强度
D.厚度

答案:A,B,C
解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但应满足三大性质(工作性、力学性质、耐久性)要求,还要满足经济要求。

第2题:

临界荷位


正确答案:刚性路面进行应力计算时,选取使面板内产生最大应力或最大疲劳破坏的一个荷载位置。现行设计规范采用混凝土板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第3题:

我国现行水泥路面设计规范规定,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板的()

A、纵缝边缘中部

B、横缝边缘中部

C、板块中部

D、任意位置


参考答案:A

第4题: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路面板中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

  • A、板中部
  • B、板角处
  • C、横缝边缘中部
  • D、纵缝边缘中部

正确答案:D

第5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板的纵缝边缘中部。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关于路用水泥混凝土配比设计,试回答下列问题。(16)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方面的技术要求。

A.耐久性
B.工作性
C.强度
D.厚度

答案:A,B,C
解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但应满足三大性质(工作性、力学性质、耐久性)要求,还要满足经济要求。

第7题:

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在设计理论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各自的设计控制指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沥青是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控制指标是容许弯沉。水泥砼是砼的疲劳应力理论,设计制指标是抗折强度。

第8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强度指标是()。

A.混凝土抗压强度

B.混凝土抗拉强度

C.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D.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正确答案:C

第9题:

试述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理论、设计指标。


正确答案: 我国刚性路面设计采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弹性薄板理论,根据位移法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同时考虑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损害确定板厚,以疲劳开裂作为设计指标。

第10题:

路用水泥混凝土设计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设计方法的根本性区别在于()。


正确答案:前者采用抗弯拉强度指标、后者采用抗压强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