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土表面有连续的均布荷载,土压力沿深度的分布是三角形,梯形,矩形,在地下水位以下,这部分土压力是否有变化(假设水位以下的值不变)。

题目

填土表面有连续的均布荷载,土压力沿深度的分布是三角形,梯形,矩形,在地下水位以下,这部分土压力是否有变化(假设水位以下的值不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作用在挡墙结构上的荷载,除了土压力以外,不考虑地下水位以下水压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填土表面有连续均布荷载q时,将填土表面的均布荷载q换算为当量的土重计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3题:

均质粘性土被动土压力沿墙高的分布图为:

A.矩形

B.梯形

C.三角形

D.倒梯形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均质粘性土在挡土墙顶面、底面处的被动土压力强度σp均为压力,因此被动土压力分布图为梯形,而在挡土墙顶面、底面处的主动动土压力强度σa计算值分别为拉力、压力,因此主动土压力分布图为三角形(高度为H-Z0),H为挡土墙高,Z0为σa=0的位置距填土面的深度。

第4题:

下列各项中,挡土墙后填土表面作用均有均布荷载q,根据朗肯土压力理论,该均布荷载在墙后产生的主动土压力Ea与选项相符的是( )。


答案:D
解析:
根据朗肯土压力理论,均布荷载和土层在墙背后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为:Ea = (γh+q)Ka。总体上主动压力分布应该为一梯形分布,而均布荷载在墙后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为矩形分布。

第5题:

均质粘性土沿墙高为H的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分布图为:
A.矩形 B.三角形(高度=H) C.梯形 D.三角形(高度


答案:D
解析:
提示:均质粘性土在挡土墙顶面上的主动土压力强度σa=-2c(45° - φ/2),顶面将产生负侧压力,说明土体对墙背无作用力,因此,粘性土的土压力分布仅为受压区的部分。

第6题:

对于墙背竖直,墙后填土面水平的挡土墙,墙后的静止土压力呈()分布。

A.三角形

B.矩形

C.梯形


正确答案:A

第7题:

均质粘性土沿墙高为H的桥台上的被动土压力分布图为:

A.矩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倒梯形

答案:C
解析:
提示:均质粘性土在挡土墙顶面、底面处的被动土压力强度均为压力,因此,被动土压力分布图为梯形。

第8题: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适用于处理()地基土。

A、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

B、地下水位以下,含水量大于25%的素填土

C、地下水位以上,深度小于15m的人工填土

D、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度大于0.65的杂填土


参考答案:A

第9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的有关规定,计算作用在支护结构上土压力时,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对地下水位以下的碎石土应水土分算
B.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黏性土应水土合算
C.对于黏性土抗剪强度指标C、φ值采用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指标
D.土压力系数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


答案:A,B,D
解析:
C项,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第3. 4. 1条,抗剪强度指标采用直接剪切试验确定。

第10题:

在工程中计算基底压力时,下述()正确。()

  • A、箱形基础剐度较大,基底压力可按矩形分布考虑
  • B、中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的分布为矩形
  • C、一般情况下,偏心荷载作用且有力矩时基底压力的分布可能为三角形或梯形
  • D、三角形分布的基底压力的最大值等于垂直荷载与基础底面积比值的二倍

正确答案: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