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

题目

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m,则计算公式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道路施工边桩上测设纵坡设计线时,所说的“应读前视”是指立尺于各桩设计高程上时应该读的前视读数。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指的是()。

  • A、在进行高程和距离测设中精度要高
  • B、在圆曲线的主点间进行加密,按规定桩距测设曲线的其它各点。
  • C、圆曲线的测设元素,精度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 D、无答案

正确答案:B

第3题:

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需上跨铁路,铁路轨顶标高97.85m,纵断面在交叉处设置了凸型竖曲线,变坡点高程111.66m,前纵坡为i1=2.6%,后纵坡为i2=-3.8%,根据铁路部门要求和桥跨结构等,两者设计高程差值应大于10m,竖曲线半径可设置为7000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下列关于高程测量检查记录(渝市政竣-17)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程测量应起、闭于给定的水准点
  • B、表中“后视、中视、前视”可根据设计高程、水准点高程计算得出
  • C、表中“实际高程”可根据施工图计算得出
  • D、道路中心桩间距宜为10~20m,遇平曲线和竖曲线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缩小桩间距
  • E、测量所用仪器、设备、工具使用前应进行符合性检查

正确答案:A,B,E

第5题:

平、纵配合的基本要求中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同向还是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


正确答案:平、纵配合的基本要求中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

第6题:

竖曲线按形式分为()。

  • A、凸形和凹形
  • B、直线和曲线
  • C、纵坡和横坡
  • D、上弯和下弯

正确答案:A

第7题:

设竖曲线半径为R,长度为L,则竖曲线中点处的纵距y为()。

  • A、y=L2/2R
  • B、y=L2/8R
  • C、y=2L2/R
  • D、y=8L2/R

正确答案:B

第8题:

设竖曲线半径、长度、切线长和外距分别为R、L、T和E(均以m计),正确的有()

A、T=L/2

B、E=2T2

C、E=T2/(2R)

D、T=RE


参考答案:AC

第9题:

计算题:某山岭区一般二级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为R=2000m,计算竖曲线诸要素及桩号为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


正确答案: i1=0.05i2=-0.04
w=i2-i1=-0.09是凸曲线
L=Rw=2000*0.09=180T=L/2=90E=T*T/(2R)=2.03
竖曲线的起点里程桩号=K5+030-90=K4+940
竖曲线的起点高程=427.68-90*0.05=423.18
K5+000处
x=60h=x*x/(2R)=0.9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
K5+100处
x=160h=x*x/(2R)=6.40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

第10题:

道路竖曲线有凹形和凸形,()是其测设要素。①切线长T②坡度i③曲线长L④外距E⑤半径R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