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筋的张拉中,采用超张拉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应力松

题目

预应力筋的张拉中,采用超张拉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损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应以( )进行控制。

A.张拉应力值
B.预应力筋的伸长率
C.总张拉力
D.张拉应力及预应力筋伸长值双控

答案:D
解析:

第2题:

下列关于无粘结预应力张拉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
B、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C、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不得大于50m,否则应采用特制接头或分段张拉、锚固
D、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重合
E、张拉后及时封锚,锚具和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答案:A,B,D,E
解析:
2020教材P190 / 2019教材P192
(5)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
4.无粘结预应力张拉
(1)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2)安装张拉设备时,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重合;对曲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线末端重合。
封锚要求:(1)凸出式锚固端锚具、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第3题:

减少预应力筋与预留孔壁之间磨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s2的措施是:( )

A、加强预应力钢筋的端部锚固

B、在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

C、提高预应力钢筋的强度

D、超张拉预应力筋钢筋


正确答案:D

第4题:

预应力筋超张拉至控制张拉应力的多少?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102—105%,以消除预应力筋的部分松动损失。

第5题:

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无粘结) 施工的说法, 正确的是()。

A.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主梁、后张拉楼板、次梁
B.预应力筋的张拉宜按均匀、对称的原则张拉
C.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2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D.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4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

答案:B
解析: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1)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板、 后张拉楼面梁。
(2)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 40m 时,可一端张拉;大于 40m 时,宜两端张拉。
(3)有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 20m 时,可一端张拉;大于 20m 时,宜两端张拉,预应力筋为直线时,不超过 35m 也可以采用一端张拉

第6题: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中,超张拉105%σk的目的是:

A.提高构件刚度
B.提高构件抗裂度
C.减少锚具变形造成的应力损失
D.减少预应力筋的松弛损失

答案:D
解析:
提示: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中,超张拉105%σk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松弛损失。

第7题:

预应力张拉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工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应力控制方法时,控张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当张拉实际伸长值与超过理论伸长值5%时,必须停止张拉,防止预应力超张
C、当张拉实际伸长值不足理论伸长值,则必须补张
D、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可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实施

答案:A
解析:
2020/2019教材P54
(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第8题:

预应力超张拉是为了( )。

A.减少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引起的损失

B.减少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C.减少混凝土徐变引起的损失

D.建立较大的预应力值


参考答案B

第9题:

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应以( )进行控制。

  • A、张拉应力值
  • B、预应力筋的伸长率
  • C、总张拉力
  • D、张拉应力及预应力筋伸长值双控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序为()

  • A、台座准备→铺放预应力筋→张拉→安装模板
  • B、台座准备→铺放预应力筋→安装模板→张拉
  • C、台座准备→安装模板→铺放预应力筋→张拉
  • D、安装模板→台座准备→铺放预应力筋→张拉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