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预防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题目

试述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预防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体积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容易产生裂缝,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以下选项中不是裂缝产生主要原因的是()。

A、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B、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
C、水泥用量大
D、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形

答案:C
解析:
裂缝发生原因:1.水泥水化热影响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第2题: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A.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尽量降低水泥用量;
B.严格控制石子的含泥量不大于1%,沙子的含泥量不大于2%;
C.筏板及地下室砼外墙采用微膨胀砼,砼内掺水泥用量的8%~10%的UEA膨胀剂。膨胀剂应为低碱型在使用前必须经试验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1998)的要求,符合(GBJ119-8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要求。
D.塌落度控制在160~180范围内。
E.覆盖保温
F.循环水降温
G.养护14d
H.加设温度筋
I.最少三次打木蟹

第3题: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 )。
A、混凝土结构体积
B、水泥水化热
C、混凝土收缩变形
D、气温变化
E、内外约束条件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水泥水化热影响、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沉陷裂缝。参见教材P224。

第4题:

试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正确答案: 1)降低浇筑温度及硬化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混凝土原材料的预冷却、降低水泥水化热。
2)提高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
①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不大于1.5%;
②加强混凝土的振捣,采用二次投料法及二次振捣法,加强早期养护,并在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以提高混凝土湿度和早期龄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
③在大体积混凝土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在应力集中(如界面突变或转折处,顶板与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处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3)改善约束条件,消减温度应力:
①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降低约束程度,并较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以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②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与岩石地基,或基础与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滑动层,在垂直面、键槽部位设置反冲层,可用铺设30~50mm厚沥青木丝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
③采用合理的平面和里面设计,避免截面突变,从而减小约束应力。
4)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5)混凝土混合物中掺入膨胀剂: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

第5题: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裂缝的原因?


正确答案: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较大,混凝土导热性差,内部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过高,内外温差过大,材料热胀冷缩,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6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基础约束裂缝产生在()。


正确答案:后期

第7题: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
2)、降低浇注速度和减少浇注层厚度;
3)、掺入适当缓凝减水剂、掺入石块,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4)、延长养护时间。

第8题: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可能有( )。
A、混凝土结构体积
B、水泥水化 热
C、混凝土收缩变形
D、气温变化
E、内外约束条件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裂缝发生原因:水泥水化热影响、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沉陷裂缝。参见教材P224。

第9题:

试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


正确答案: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 .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第10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为防止产生裂缝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为了防止裂缝发生,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如使用水化热小的水泥和粉煤灰的同时,使用单位水泥量小的配合比,控制一次灌筑高度和浇注速度,以及人工冷却控制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