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证明梁端有效支承长度与()、梁的刚度、砌体的强度、砌体的变形

题目

试验证明梁端有效支承长度与()、梁的刚度、砌体的强度、砌体的变形性能及局压面积的相对位置等因素有关。(梁的刚度、梁伸入支座的长度a、砌体弹性模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砌体局部均匀受压承载力如何计算?什么是梁端有效支承长度?


参考答案:

第2题:

砌体的局部受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砌体的中心局部受压强度在周围砌体的约束下可提高
B.梁端支承局部受压强度面积上的应力是不均匀的
C.增设梁垫或加大梁端截面宽度,可提高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D.梁端上部砌体传下来的压力,对梁端局部受压承载力不利

答案:D
解析:
AD两项,砌体在局部压应力作用下,一方面压应力向四周扩散,另一方面没有直接承受压力部分像套箍一样约束其横向变形,使砌体处于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从而使局部受压强度高于砌体的抗压强度,A项正确,D项错误;B项,梁端支承局部受压强度面积上的应力是不均匀的,正确;C项,梁端设置刚性垫块,能有效地分散梁端的集中力,是防止砌体局部受压破坏的最重要的构造措施,正确。

第3题:

梁端局部受压,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 )。

A. 大于实际支承长度

B. 与砌体抗压强度成正比

C. 与局部压应力大小有关

D. 与砼梁的截面高度有关。


参考答案:D

第4题:

多层砌体结构中的墙梁或钢筋混凝土过梁,由于梁与其上砌体(),形成刚度很大的组合梁,弯曲变形很小,可认为梁底面压应力为()分布


正确答案:共同工作;均匀

第5题:

砌体结构中梁端支承处局部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


正确答案:上部荷载的影响、支承压力和压力图形的完整系数、局部承压面积

第6题:

下列挑梁概念中,不正确的是(  )。

A、挑梁本身应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
B、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宜大于2
C、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时,挑梁下的支承压力取挑梁的倾覆荷载设计值
D、挑梁抗倾覆力距中的抗倾覆荷载,应取挑梁尾端上部45°扩散角范围内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载标准值之和

答案:C
解析:
挑梁是指从主体结构延伸出来,一端主体端部没有支承的水平受力构件。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4.4条的规定,挑梁的抗倾覆荷载设计值不需要乘以分项系数,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时,挑梁下的支承压力可取N=2R,R为挑梁的倾覆荷载设计值。雨篷梁按照挑梁的特殊形式进行承载力计算,不需要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

第7题:

由于梁跨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弯曲变形,使得梁端局部受压砌体压应力分布不均匀,支座内边缘压缩变形大,且靠近梁端压缩变形越来越小,所以梁在墙上有效支承长度小于或等于实际支承长度。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当梁在砌体上的实际支承长度a大于计算有效支承长度a0时,梁端砌体局部受压计算中应取()

A、a0

B、a

C、1/2(a+a0)

D、均可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下列关于砌体结构挑梁说法错误的是()

  • A、挑梁应进行抗倾覆验算;
  • B、挑梁埋入砌体内长度应满足计算及构造要求;
  • C、挑梁支承点处有砼构造柱时,可不做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 D、挑梁支承点处有砼构造柱时,挑梁负筋可锚入构造柱内,但必须在挑梁轴线上设圈梁与挑梁连接。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试述下列混凝土梁梁端支承构造做法的优缺点。 (1)预制混凝土垫块; (2)混凝土梁梁端放大; (3)混凝土梁支承在圈梁上; (4)不设梁垫,仅在梁下砌体中设钢筋网片。


正确答案: (1)预制混凝土垫块的优点是保证墙体有足够局部受压面积,不会对墙体产生较大的约束弯矩;缺点是不能和墙体共同作用,减小梁的跨中弯矩;
(2)混凝土梁梁端放大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局部受压能够很好满足;缺点是引起墙体与梁端共同变形,使墙体产生较大的约束弯矩,对墙体不利;
(3)混凝土梁支承在圈梁上的优点是能和圈梁共同作用,减小梁的跨中弯矩;缺点是引起圈梁和梁端共同变形,使墙体产生约束弯矩,对墙体不利;
(4)在梁下砌体中设钢筋网片的优点是保证墙体有足够局部受压面积,不会对墙体产生较大的约束弯矩;缺点是不能和墙体共同作用,减小梁的跨中弯矩,同时设计施工较为复杂,钢筋网片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