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因水化热而发生的裂缝是在内部降温期间发生

题目

为什么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因水化热而发生的裂缝是在内部降温期间发生的,而不是在内部升温期间发生的?如何防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升温的时间很短,大约在浇筑后的2~7天;这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很小,约束应力很小。但是降温阶段很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时间提高,约束应力随时间增长;当约束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便出现贯穿性裂缝。而大体积混凝土在降温期间容积变化也大,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开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 )。
A、混凝土结构体积
B、水泥水化热
C、混凝土收缩变形
D、气温变化
E、内外约束条件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水泥水化热影响、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沉陷裂缝。参见教材P224。

第2题: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正确的有( )。

A.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B.增加水泥用量
C.分层浇筑混凝土
D.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150±20mm
E.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答案:A,C,E
解析:
2019版教材P276~277页
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因其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易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因此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要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20±20mm即可。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以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措施有:
(1)控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小于20℃。
(2)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也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
(3)在结构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第3题:

大体积混凝土可能由()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机构混凝土。


参考答案:水泥)

第4题: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产生温度裂缝,主要是减小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其措施有()。

  • A、降低水泥用量
  • B、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 C、采用水化热高的水泥
  • D、采取降温措施
  • E、采取保温措施

正确答案:B,D,E

第5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是:现场浇筑的最小边尺寸()或()1m,且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因水化热引起的内表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


正确答案:大于;等于

第6题: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容易产生裂缝,其原因是( )。

A.体积太大
B.水泥的水化热
C.内外温差太大
D.混凝土受热膨胀

答案:C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容易产生裂缝,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体积大,内部散热差,温度高;而表面散热快,温度低。由于内外温差大,热胀冷缩的原因,表面易产生裂缝。

第7题: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能选用水化热大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产生基础贯穿裂缝,关键是控制混凝土的( )。

A、水化热

B、温差

C、最小温升

D、最大温升


参考答案:B

第9题:

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正确答案:不小于

第10题: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因为:()。

  • A、混凝土收缩
  • B、混凝土徐变
  • C、混凝土变形
  • D、混凝土水化热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