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总高度比表7.1.2稍高 时

题目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总高度比表7.1.2稍高 时是否算超出限值?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GB50011规范7.1.2条表7.1.2中总高度的计算有效数字为个位,即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四舍五入后满足即可。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中适当增加,但还应多于1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计算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总高度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
B.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3高度处
C.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带半地下室的房屋总高度应从半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2条表7.1.2注1规定,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第2题:

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框架柱的设计不需要考虑地震倾覆力矩引起的附加轴力。()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底层空间大,布置较灵活。主要用于底层需要大空间,如设置商场、餐厅等的建筑。
(2)底部刚度小,上部刚度大,竖向刚度急剧变化,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抗震设计时,必须在结构底层加设抗震墙,不得采用纯框架布置。

第5题:

多层砌体和底部框架房屋中,有个别楼层符合“横墙较少”的 条件,是否应按7.1.2条第2款的要求降低层数?


正确答案:GB50011规范中,对于多层砌体房屋“横墙较少”的概念指全部楼层均符合横墙较少的条件,对于仅个别楼层符合“横墙较少”的条件,可根据大开间房屋的数量、位置、开间大小等情况具体分析后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底部框架房屋的上部各层“横墙较少”的概念同多层砌体房屋。

第6题: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7.1.2中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m。那么此时是否仍可按小数点后第一位四舍五入吗?


正确答案: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若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GB50011规范7.1.2条表7.1.2中适当增加,但应多于1m。因已将总高度值适当增加了,故此时不应再四舍五入使增加值多于1m。

第7题: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最小厚度是何含义?房屋抗震横墙是指什么样的墙体?不对齐或不贯通的横墙算不算抗震横墙?


正确答案:GB500117.1.2规范条表7.1.2中,砌体房屋最小墙厚是指结构抗震验算时不小于此厚度的墙体才能承担地震作用;反言之,即不论层数或高度,小于此厚度的墙体只能做非抗震的墙、计入荷载而不做为承担地震作用的墙体参与结构计算。例如,粘土砖房屋子最小墙厚为0.24m,墙厚厚度小于此值,如0.12m或0.18m时,不论是否有基础,均只能算做非抗震隔墙壁。房屋抗震横墙是指符合最小墙厚要求的横向墙体,应满足抗侧力计算的要求。
GB50011规范7.1.7条2款规定“沿平面内宜对齐”用语为“宜”,表示稍有选择,条件许可时应首先这样做。符合厚度要求、即使不对齐或不贯通的横墙也属抗震横墙。

第8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上部砌体结构采用多孔砖时,对侧移刚度比的要求有无变化?


正确答案: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严格控制底部框架和上部砌体结构的侧移刚度比,以免地震时底部框架部分的结构破坏先于上部砌体结构,或使破坏转移至过渡层。因此,当上部砌体结构采用多孔砖,对侧移刚度比的要求无变化,仍按抗震规范7.1.8条的要求执行。

第10题:

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计算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由于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在不同地面标高上的层数和高度不同,结构竖向刚度不均匀,对结构有不利影响。出于安全考虑,对于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的计算,仍然沿用自室外地坪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标高或至檐口标高的方法,室外地坪应从低处计算。按同样要求,层数也应从低处算起,例如,坡地上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低处有六层,高处有五层,则总层数应按六层计算。
若多层砌体房屋在坡地范围内的结构每层楼板均与山体有可靠的锚固,横墙也采取有效措施与山体连接,结构的墙体刚度较大,则可按从地面较高处计算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但此时应按抗震规范4.1.8条考虑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例如,坡地上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低处有六层,高处有五层,采取上述措施加强结构与山体的连接后,则该房屋总层数可按五层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