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系列制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题目

遥感系列制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海洋遥感技术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海洋遥感技术的优点是有全局观点,测量的效率非常高,几乎能同时测出整个地球海洋不同海域的情况,还能同步测量。

第2题:

遥感技术普遍运用于土地调查制图和检测中是由于他具有哪些优点()

  • A、覆盖广
  • B、宏观性强
  • C、快速、多时相
  • D、信息丰富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第4题:

遥感图像的常用分析方法有()

  • A、主导因素分析法
  • B、相关分析法
  • C、系列制图法
  • D、分区分类法和环境本底法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如何判断遥感影像是否发生了畸变?遥感影像发生畸变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当遥感图像在几何位臵上发生了变化,产生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地物形状不规则变化等畸变时,即说明遥感影像发生了几何畸变。
遥感影像发生畸变的原因主要有:
(1)遥感平台位臵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无论是卫星还是飞机,运动过程中都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飞行姿势的变化从而引起影像变形。
(2)地形起伏的影响
当地形存在起伏时,会产生局部像点的位移,使原来本应是地面点的信号被同一位臵上某高点的信号代替。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地球是球体,严格说是椭球体,因此地球表面是曲面。这一曲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像点位臵的移动,二是像元对应于地面宽度的不等。
(4)大气折射的影响
大气对辐射的传播产生折射。由于大气的密度分布从下向上越来越小,折射率不断变化,因此折射后的辐射传播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从而导致传感器接收的像点发生位移。
(5)地球自转的影响
卫星前进过程中,传感器对地面扫描获得图像时,地球自转影响较大,会产生影像偏离。因为多数卫星在轨道运运行的降段接收图像,即卫星自北向南运动,这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相对运动的结果,使卫星的星下位臵逐渐产生偏离。

第6题:

土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有()。

  • A、经纬仪测图
  • B、平板仪测图
  • C、航空遥感调查
  • D、卫星遥感监测和机辅制图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土壤侵蚀遥感制图


正确答案: 以遥感图像为信息源编制在关土壤侵蚀的专题图件。

第8题:

遥感专题制图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遥感专题制图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分类赋色:分类完成后,计算机处理系统一般都是按类顺序(或训练区的颜色)自动给各类别赋色。这些默认的颜色基本上都不符合专业制图的要求,例如,专业制图要求相近的类颜色应相近,面积大的类颜色应较浅等,因此需要重新给各类配色。这个处理过程在ENVI系统中叫“改变类颜色”,在ERDAS系统中则是重编码处理的一部分。各类配好颜色后,可存为一个特定的文件或查找表(LUT),供分类图输出时使用。
(2)叠加修饰符号:为了满足制图的要求,需要在图像上叠加各种修饰性内容,包括:比例尺,公里网,指北针,图例,图廓,注记,统计图表等。多数图像处理或软件系统都提供了相应的功能或模板,操作比较方便。现有的遥感处理系统大多已经支持中文注记。
(3)输出:分类图可通过各种打印设备输出。输出形式可以是彩色图(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类);也可以是黑白图(用不同灰度值或灰度级表示不同的类),还可以是符号图(以不同字母或数字表示不同的类)或图案。

第9题:

遥感技术在制图中主要有哪些应用?了解卫星遥感制图的一般过程。


正确答案:遥感技术在制图中主要以下应用:
1.制作影像地图
2.制作各种专题地图如:植被类地图、土地利用和土地类型图、地质图、海洋地图等
3.利用遥感图象更新小比例尺普通地图
4.利用遥感图像指导编图。
卫星遥感制图的一般过程是:
1.卫星数据的几何纠正
2.像元亮度值的从采样
3.影像镶嵌
4.彩色合成
5.多信息复合
6.矢量数据的符号化
7.图像的输出产品

第10题:

遥感技术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空间特性(探测范围大)——视野辽阔,具有宏观特性
2、波谱特性(信息丰富)——探测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大大扩展了人体感官的功能
3、时相特性(周期短)——高速度,周期性重复成像
4、收集资料方便,不受地形限制
5、经济特性——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一次成像,多方受益
6、数字处理特性——使其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多元信息的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