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设备的主接线设计原则主要有哪些?

题目

GIS设备的主接线设计原则主要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GIS设备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GIS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制造厂和现场安装时造成的占多数,其故障原因如下:
(1)由于制造厂造成的故障原因
1)GIS制造厂的制造车间清洁度差。特别是总装配车间,使金属微粒、粉末和其他杂物残留在GIS内部。
2)装配的误差大。使可动元件与固定元件发生摩擦,而产生的金属粉末和残屑遗留在零件的隐蔽地方,而没有在出厂前清理干净。
3)在GIS零件的装配过程中。不遵守工艺规程。有零件装错、装漏等现象。
4)选用的材料不当,材料的质量太差。上述缺陷,在GIS投入运行后,都将造成内部闪络、绝缘击穿、内部接地短路和导体过热等故障。
(2)由于安装造成的故障原因
1)由于安装人员不遵守工艺规程使得金属件有划痕、凸凹不平之处而未处理。
2)安装现场清洁度差,导致绝缘件受潮,被腐蚀;外部的尘埃、杂物侵入GIS内部。
3)安装装错,装漏等现象。例如屏蔽罩内部与导体间的间隙不均匀;或没有装上去即漏装;螺栓、垫圈没有装或紧固不紧。
4)与其他工程交叉进行。例如土建工程、照明工程、通风工程没有结束,为了赶工期,强行进行GIS设备的安装工作,可能造成异物下落,而没有处理。上述原因,均能造成闪络、击穿绝缘,导体过热等故障。
(3)其他原因
除了制造厂、安装单位所造成的原因之外,还有设计不合理,选型不当,主接线错误等造成运行不便,扩大事故范围等故障。运行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管理不善也造成GIS设备故障。此外在设备运输过程中,人为造成的事故也有出现。

第2题:

GIS能实现的主接线方式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可实现的主接线方式有:内桥接线、外桥接线、单母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双母接线、双母单分段接线、双母双分段接线等。

第3题:

电气主接线定义、主接线基本要求及设计程序?


参考答案:对电气主接线的要求有:(1)具有供电的可靠性。(2)具有运行上的安全性和灵活性。(3)简单、操作方便。(4)具有建设及运行的经济性。(5)应考虑将来扩建的可能性。

第4题:

GIS外壳采用全链多点接地的方法,在各设备三相外壳间设有短接线,用引接线将各短接线就近单独接至接地铜母线。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与主接线的设计原则为()。

  • A、厂用电接线应保证对厂用负荷可靠和连续供电
  • B、接线应能灵活地适应正常、故障、检修等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
  • C、设计时还应适当注意其经济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 D、设计应考虑设备接线占用空间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主变系统设备安装记录主要有哪些?
变压器运输冲击记录;变压器氮气压力检查记录;变压器绝缘油试验记录;变压器检查签证(隐蔽);变压器冷却器试验签证;变压器真空注油及密封试验签证;变压器带电试运签证。

第7题:

PMS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来自于哪些方面()

  • A、设备台账录入
  • B、GIS数据录入
  • C、单线图的绘制
  • D、内部接线图的绘制

正确答案:A,C,D

第8题:

变电所中,GIS配电装置的接地线设计原则,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在GIS配电装置间隔内,设置一条贯穿GIS设备所有间隔的接地母线或环形接地母线,将GIS配电装置的接地线接至接地母线,再由接地母线与变电所接地网相连
(B) GIS配电装置宜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当采用分相设备时,应设置外壳三相短接线,并在短接线上引出接地线至接地母线
(C) 接地线的截面应满足热稳定要求,对于只有2或4条时其截面热稳定校验电流分别取全部接地电流的35%和70%
(D) 当GIS为铝外壳时,短接线宜用铝排,钢外壳时,短接线宜用铜排


答案:C
解析: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6.2.14、《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5.2.4,5.2.5

第9题:

企业文化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历史性原则、社会性原则、个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第10题:

什么是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中包括哪些设备?


正确答案: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电气主接线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线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