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包中包含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题目

IP包中包含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层,通常基于IP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进行过滤。


参考答案:网络

第2题:

TCP和UDP具有多路复用功能。与此相关的协议头字段是(18)。

A.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B.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

C.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

D.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正确答案:D
解析:传输层通过16位的源端口号和16位的目的端口号这两个字段来体现TCP或UDP协议的多路复用功能。

第3题:

下面关于IPV4数据包格式描述错误的是()

A、IP包总长度为64KBytes  

B、IP包经过路由器时头部校验和字段的字必须重新计算

C、IP包中包含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D、IP包中包含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答案:D


解析:

一个数据包(pocket)被解封装成数据段(segment)后就会涉及到连接上层协议的端口问题。源端口是发送IP的端口,目的端口是接受IP的端口,在进行IP地址交换时会用到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但IP包中的是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第4题:

DPI技术通过()以及会话信息,同时增加了对IP包中应用层数据深入分析,最终可以识别各种类型的应用及其内容。

  • A、源IP地址
  • B、目的IP地址
  • C、源端口
  • D、目的端口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数据包不属于包过滤一般需要检查的部分是()。

A.IP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B.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C.服务类型

D.协议类型


正确答案:C

第6题:

以下(____)不是包过滤防火墙主要过滤的信息?

A 源IP地址

B 目的IP地址

C TCP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D 时间


参考答案D

第7题:

多层交换可以依据如下信息进行交换()

A.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B.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C.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D.IP包协议字段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在防火墙技术中,数据包过滤的依据主要有( )。

(A)IP源地址

(B)TCP源端口

(C)IP目的地址

(D)TCP目的端口


答案:ABCD

第9题:

网络防火墙中对数据包进行过滤时,通常不能过滤( )。

A.源和目的IP地址
B.存在安全威胁的URL
C.IP协议号
D.源和目的端口

答案:B
解析:
包过滤防火墙可以过滤IP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与端口等。但无法区分可信网络与不可信网络,无法过滤存在安全威胁的URL。

第10题:

数据包过滤技术中,过滤的依据有()

  • A、IP源地址和IP目的地址
  • B、协议(表明数据包是TCP、UDP、或ICMP包)
  • C、TCP或UDP源端口和TCP或UDP目的端口
  • D、ICMP消息类型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