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物理块进入缓冲区后,把()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分解。

题目

当一个物理块进入缓冲区后,把()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分解。

  • A、字符串
  • B、字符
  • C、逻辑记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有某种文件,当向其中插入一条新记录时,首先读文件头,找到最末磁盘块的地址后将最末磁盘块读入内存缓冲区,在缓冲区内将新插入记录写入该数据块的末尾,然后将缓冲区中修改过的数据块作为最末磁盘块写回磁盘文件。以这种方式组织的文件被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堆文件
堆文件

第2题:

UNIX操作系统中,把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成组链接。每100个空闲块为一组,最后不足100块的那部分磁盘物理块号及块数记入()中。


正确答案:专用块

第3题:

以下关于堆文件的删除操作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 堆文件的删除操作比较简单,在堆文件头存储它的最后一个磁盘块的地址

B) 先找到被删除记录所在的磁盘块,然后将该磁盘块读到内存缓冲区

C) 在缓冲区中删除记录,将缓冲区中修改后的磁盘块内容写回磁盘文件

D) 如果文件是定长记录文件,当删除一个记录时,将文件末尾记录移动到被删除记录的位置,从而避免重新整理存储空间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堆文件的删除操作比较复杂,可以首先找到被删除记录所在的磁盘块,然后将该磁盘块读到内存缓冲区。在缓冲区中删除记录,将缓冲区中修改后的磁盘块内容写回磁盘文件;也可以在每个记录的存储空间增加一个删除标志位,当删除一个记录时将删除标志位置1;查找记录时跳过删除位置l的记录。此外,如果文件是定长记录文件,当删除一个记录时,将文件末尾记录移动到被删除记录的位置,从而避免重新整理存储空间。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第4题:

Oracle逻辑结构可以分解为:表空间、数据库块、物理块、段、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表空间≥区≥段≥数据库块≥物理块
  • B、表空间≥区≥段≥物理块≥数据库块
  • C、表空间≥数据库块≥物理块≥段≥区
  • D、表空间≥段≥区≥数据库块≥物理块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一用户准备把两块硬盘通过主/从设置安装在同样的ATA接口上,他先安装的第一块,调线设置为主并且BIOS能正确的检测到它,但是当他把第二块硬盘设置为从盘安装上时,BIOS不能正确的检测到它,下面的操作能够正确的解决这个问题()。

  • A、替换第一块硬盘
  • B、替换第二块硬盘
  • C、把CD_ROM设置为从
  • D、把第二块硬盘设置为主盘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在某系统中,采用连续分配策略,假设文件从下面指定的物理地址开始存储(假设块号从1开始),如果起始物理块号1000;逻辑块号12,和逻辑块相对应的物理块号(5);起始物理块号 75,逻辑块号2000,和逻辑块相对应的块物理号(6);起始物理块号150,逻辑块号25,和逻辑块相对应的块物理号(7)。

A.174

B.1011

C.2011

D.2074


正确答案:B

第7题:

物理记录和逻辑记录之间存在关系:()

  • A、一个物理块只能存放一个逻辑记录
  • B、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一个或多个逻辑记录
  • C、一个逻辑记录不能分开存放在多个物理块中
  • D、一个逻辑记录必须存放在一个物理块中

正确答案:B

第8题:

当对磁盘上的一物理块进行访问时,要经过哪些操作?


参考答案:磁盘上一块的位置是由三个参数确定的,即: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存取信息时首先根据柱面号控制移动臂作机械的横向运动,带动读/写磁头到达指定柱面(移臂操作);再按磁头号确定信息所在的盘面,然后等待访问的扇区旋转到读写头下(旋转延迟);由指定的磁头进行存取(数据传输)。对一物理块访问的三部分时间中,移臂操作所占时间最长,为了减少移动臂移动花费的时间,存放信息时是按柱面存放,同一柱面上的磁道放满后,再放到下一个柱面上。

第9题:

下述对物理记录和逻辑记录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理块只能存放一个逻辑记录
  • B、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一个或多个逻辑记录
  • C、一个逻辑记录不能分开存放于多个物理块中
  • D、多个逻辑记录必须存放在一个物理块中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列()操作属于文件管理模块。

  • A、确定文件内容所在的物理块号
  • B、分配缓冲区
  • C、释放缓冲区
  • D、修改读写指针
  • E、I/O中断处理

正确答案:A,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