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I总线规范中,为什么要定义两种配置访问类型?这两种配置访问

题目

在PCI总线规范中,为什么要定义两种配置访问类型?这两种配置访问类型分别用于选择哪条PCI总线上的设备?它们的格式表明了什么(从大的方面看,不必说出具体的字段占用的位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定义两种配置访问类型是为了支持系统中存在的多条 PCI总线。 类型 0的配置访问用于选择当前正在操作的PCI总线上的设备。类型1配置访问用于对别的PCI总线提出配置请求。 类型 0和类型1中都有功能编号字段和寄存器编号字段,功能编号字段用来在多功能设备中选择最多8种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寄存器编号字段用来在配置空间中选择一个双字寄存器。类型1中的总线编号字段用于选择系统中最多256条总线中的一条。类型1中的设备编号字段用来选择指定总线上最多32个设备中的一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使用PCI总线的奔腾计算机中,CPU访问(读写)主存储器通过( )总线进行。

A.ISA总线(AT总线)

B.PCI总线

C.VESA 总线

D.CPU—存储器总线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正确答案:D

第2题:

部门B中主机PCI的默认网关地址应配置为(4)才能访问Internet。


正确答案:(4)192.168.2.8
(4)192.168.2.8

第3题:

在下列关于PCI局部总线的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PCI局部总线的设计几乎与CPU无关

B.PCI局部总线的设计与CPU关系密切

C.PCI局部总线的访问延迟很低

D.PCI局部总线能大幅度提高数据吞吐率


正确答案:B

第4题:

在RMON规范中,定义了两种新的数据类型,其中类型()用于解决多管理站并发访问的问题,类型()用在记录的创建、修改和删除上。


正确答案:OwnerString;EntryStatus

第5题:

IEEE 802.3标准定义了______。

A.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B.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数据链路层规范

C.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D.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规范


正确答案:C
解析:IEEE 802标准描述了局域网参考模型。其中IEEE 802.2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的功能。802.3标准定义了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访问(CSMA/CD)方法总线型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物理层规范。802.4标准定义了使用令牌总线(Token Bus)方法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物理层规范。802.5标准定义了使用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物理层规范。这3种标准是目前被普遍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第6题: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时不必进行的配置是______。

A.启动防火墙对数据包过滤

B.定义访问控制列表

C.在接口上应用访问控制列表

D.制定日志主机


正确答案:B
解析:配置访问控制列表时必须做的配置是:启动防火墙对数据包过滤、在接口上应用访问控制列表、制定日志主机,而可以不必每次定义ACL,可以延用原有的或默认的ACL。

第7题:

在使用PCI总线的微型计算机中,CPU访问(读/写)主存储器通过下列( )进行。

A.ISA总线(AT总线)

B.PCI总线

C.VESA总线

D.CPU存储器总线


正确答案:D

第8题:

PCI总线访问时,怎样的信号组合启动一个总线的访问周期,又怎样结束一个访问周期?


参考答案:PCI总线上的主设备取得总线控制权以后,在CLK-1期间发出FRAME#有效信号、要访问的从设备的地址信号及操作类型的命令字,从而启动了一个总线访问周期。结束一个访问周期是通过使FRAME#信号变为无效且保持主设备准备就绪信号IRDY#为有效,完成最后的数据传送后结束这个总线操作。此外用STOP#信号从设备可以主动仃止数据访问周期。

第9题:

下列关于PCI总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PCI总线采用集中式总线判优控制方式
B.PCI总线是一种16位的并行总线
C.PCI总线具有自动配置能力
D.PCI总线在PC机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答案:B
解析:
PCI总线是一种32位或64位的并行总线。

第10题:

关于web.config配置文件,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appSetting是应用程序配置节点,用来存储自定义信息。
  • B、connectionStrings是连接字符串节点,用来存储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 C、配置文件是一个XML文件,在访问配置文件中的某节点信息时,必须通过访问XML文件的方式进行访问。
  • D、在一个web应用程序中可以有多个配置文件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