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题目

()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 )。


A.传统教育

B.进步教育

C.生活教育

D.社会教育

答案:C
解析: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第3题:

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思想。


正确答案:
(1)生活教育的目标。陶行知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陶先生对生活教育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谈道:“生活教育的目标,分析开来,在乡村小学里,应当包含五种: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见,他提出儿童的生活教育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内容。陶行知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就是一所“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的学校,“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成了晓庄的重要课程。陶先生对此十分赞赏:“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上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的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这种把课程融入生活、把生活引进课程的教育理念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还能够极大地调动儿童的主动积极性。
(3)生活教育的方法。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做中学、做中教”(即“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做中学、做中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儿童的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所以,他极其重视实践,并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改自己“知行”之名为“行知”。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儿童对知识的探索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4题:

()和()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


正确答案:通力合作;同心协力

第5题:

试述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1)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学习。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具有“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
  (2)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先生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①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②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③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④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⑤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

第6题:

陶行知的办园思想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解析:
“中国化”“平民化”

第7题: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

A.生命教育
B.生活教育
C.教育即生活
D.学校即社会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A、终身教育

B、生活教育

C、道德教育

D、美感教育


参考答案:B

第9题: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其主要内容有: (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社会即学校”: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展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做先生,人人可以做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第10题:

陶行知的师德思想给你哪些启示?结合实际谈谈现代教师应具有哪些修养?


正确答案: (一)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
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而且不是一时,而是永久有益于世的,因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当我们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有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棵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作为当代教师,我们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应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殉私情。而且我认为,现在的孩子个性强,在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孩子也是有尊严的,对他们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真心理解、尊重学生。久之,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这份爱,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正如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三)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建立和谐的社会,首先要有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工作氛围。同事之间,相互关心、帮助是建立和谐工作氛围的前提。工作中不斤斤计较是教师素质修养的体现。团结是力量,相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无数的教学、教育活动证明,只有大家和谐相处、团结一致,才能使工作尽善、尽美。(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陶行知指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这样,我们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作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提高。(五)教师要勤奋好学,开拓进取
陶行知要求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惟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实践证明,教师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但进步、不断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