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的异同。

题目

试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的异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过滤器理论(单通道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外面,完全消失。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知识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认为过滤器并非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是哪种理论

A、注意早期选择理论

B、注意中期选择理论

C、注意晚期选择理论

D、注意资源限制理论


参考答案:B

第2题:

能解释鸡尾酒会效应现象的注意的理论是(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反应选择理论
D.多阶段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
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和某人谈话时,你对周围的人们交谈是不能识别的,但你对偶然传来的你的名字是能察觉和识别的,这种现象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过滤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器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完全丧失了。衰减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等,他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反应选择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多阶段选择理论认为,选择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且依赖当前任务要求。因此选择B。

第3题:

强调注意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某个特定阶段的理论有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1977年,谢夫林等人提出了用来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答案:D
解析:
1977年,谢夫林等人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可以用这两种加工机制解释人的注意选择功能。

第5题:

阐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以及后期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比较。


答案:
解析:
(1)过滤器理论的基本观点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 Broadbent)提出了过滤器理论。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这样就需要一个过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只选择较少的信息进入高级的分析阶段,其他信息被完全阻断在外。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这种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2)衰减理论特瑞斯曼( Treisman,1964)提出了注意的衰减理论。这一理论承认过滤器的存在,但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它既允许信息从注意的通道中通过,也允许信息从没有注意的通道中通过,只是后者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即信息经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丧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耳时,也容易被人们所接受。(3)后期选择理论后期选择理论是由多伊奇( Deutsch)等人于1963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器或衰减器之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此选择是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后期选择理论也称为反应选择模型。后期选择理论认为,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这种选择的标准是刺激对人的重要性,反应重要的,不反应不重要的。(4)三种观点的比较①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不同之处过滤器模型强调单通道和全或无的工作方式,而衰减模型通过引用阈限的概念强调初级分析的通道选择和信号衰减作用,显得比过滤器模型更有弹性。②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共同之处第一,两种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一样的,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是有限的,必须通过过滤予以调节。第二,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都认为注意发生在对信息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换言之就是因为有了注意所以才有知觉,才有了对刺激信息的意义的获得,注意的选择是知觉性质的。因此,过滤器和衰减模型都属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③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的区别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的根本不同在于两者认为注意发生的位置不同。知觉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发生在觉察阶段与识别阶段之间,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注意发生在识别阶段与复述阶段之间。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以及注意的后期选择模型都是探讨注意的选择功能,探讨注意在信息加工时起什么作用。

第6题:

瑞斯曼提出的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理论是(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多阶段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
过滤器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的,多伊奇等人提出了后期选择理论,约翰斯顿等人则提出了多阶段选择这个较灵活的理论。衰减理论的提出者则是特瑞斯曼。

第7题:

以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作为理论假设的注意理论有(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A,B,C
解析:
认知资源理论是认为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而不是通道容量有限。所以D项错。

第8题:

下面内容属于瓶颈模型的有()。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后期选择理论


正确答案:ABD

第9题:

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包括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器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A,B
解析:
注意的知觉选择理论强调注意的作用在于识别信息,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只有被注意的信息才能被识别。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强调注意在信息识别中的作用。后期选择理论强调所有信息都能被识别,注意的作用是选择一些信息进行反应,因此后期选择理论又称反应选择模型。认知资源理论不同于前面三种理论将注意看做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而是把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认知资源,强调注意不是发生在通道的某一个固定位置,而是哪里加工任务复杂哪里就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

第10题:

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  )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答案:A
解析:
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从而完全丧失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