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中小学堂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明朝D、清朝

题目

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中小学堂是在()

  •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明朝
  • D、清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工部工程做法》三本书分别成书于:( )

A.宋朝、清朝、清朝
B.宋朝、民国、清朝
C.宋朝、清朝、明朝
D.唐朝、清朝、宋朝

答案:B
解析:
①《营造法式》编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成书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作为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它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②《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研究中国清代建筑的专著,1934年由中国营造学社出版,详述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平面布局、斗拱形制、大木构架、台基墙壁、屋顶、装修、彩画等的做法及其构件名称、权衡和功用,并附《清式营造辞解》、《各件权衡尺寸表》和《清式营造则例图版》。③《工程做法则例》是清代官式建筑通行的标准设计规范,而中缝书名为《工程做法》,共74卷,雍正十二年(1734年)刊行,是继宋代《营造法式》之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专著。

第2题:

我国素食大发展时期是( )。

  •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 E、清朝

正确答案:D,E

第3题:

《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清工部工程做法》三本书分别成书于()

A.宋朝、清朝、清朝

B.宋朝、民国、清朝

C.宋朝、清朝、明朝

D.唐朝、清朝、宋朝


参考答案:B

1.《营造法式》是宋崇宁二年(110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诫,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2.《清式营造则例》是1934年中国营造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思成。书中详述了清代宫式建筑的平面布局、斗栱形制、大木构架、台基墙壁、屋顶、装修、彩画等的做法及其构件名称、权衡和功用,并附《清式营造辞解》、《各件权衡尺寸表》和《清式营造则例图版》。
3.《清工部工程做法》是指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共计七十四卷,合2768页。

第4题:

中国盆景传入日本的两个主要时期是()。

  • A、汉朝、明朝
  • B、元朝、清朝
  • C、唐朝、宋朝
  • D、唐朝、清朝

正确答案:C

第5题: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作者所处的朝代是()

  •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 E、清朝

正确答案:B

第6题:

《工部工程作法》和《营造法式》两书分别成书于( )。

A.清朝、宋朝
B.宋朝、清朝
C.唐朝、宋朝
D.明朝、唐朝

答案:A
解析:
《营造法式》于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颁布,成书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工部工程作法》又称《清工部工程做法》,是指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其中主要对27种重要的建筑类型进行了具体论述。这两部书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仅有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第7题:

斗茶起源于唐朝,却在()得以流行。

  • A、清朝
  • B、元朝
  • C、宋朝
  • D、明朝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工官,较为突出的有李诫、宇文凯、蒯祥,这三个人所在的朝代分别是( )。

A.唐朝,宋朝,清朝
B.隋朝,宋朝,明朝
C.宋朝,隋朝,明朝
D.宋朝,唐朝,元朝

答案:C
解析:
李诫是宋将作少监,《营造法式》的作者;宇文恺是隋代哲匠,曾考证明堂,用1/100比例尺制图及模型,并有许多作品,如隋大兴城、洛阳城规划;蒯祥是明代杰出的木工,北京紫禁城宫殿的主要建筑匠师。

第9题:

历史上著名的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末期?()

  • A、宋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 E、唐朝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我国的书院源于唐代,盛于(),是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场所。

  • A、宋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