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连绵带

题目

城市连绵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中,“三带”不包括()。

A.成绵乐城市发展带

B.沿长江城市发展带

C.嘉陵江城市发展带

D.合川城市发展带


答案:D

第2题:

下列关于放射型城市形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放射型城市形态主要受山地的影响而形成
B.放射轴之间的大型绿地,有利于保持城市环境质量
C.增强放射轴之间的交通联系,有可能出现轴带之间的连绵
D.放射型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形成多中心城市

答案:A
解析:
放射型形态的城市多是位于地形较平坦,而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他们在迅速发展阶段很容易由原城市旧区,同时沿交通干线自发或按规划多向多轴地向外延展,形成放射性走廊,所以全城道路在中心地区为格网状而外围呈放射状的综合性体系。这种形态的城市在一定规模时多只有一个主要中心,属一元化结构,而形成大城市后又往往发展出多个次级副中心又属多元结构,这样易于组织多向交通流向及各种城市功能。由于各放射轴之间保留楔形绿地,使城市与郊外接触面相对较大,环境质量亦可能保持较好水平。有时为了减少过境交通穿入市中心部分,需在发展轴上的新城区之间或之外建设外围环形干路,这又很容易在经济压力下将楔形空地填充而变成同心圆式在更大范围内蔓延扩展。

第3题: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包括()阶段。

A、城市膨胀阶段

B、市区蔓生阶段

C、城市向心体

D、城市连绵带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以下不属于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指出的大城市带概念含义的是()

A.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
B.城市人口下限是2500万人
C.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
D.一个核心的城市

答案:D
解析:
大都市带的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提出的,指的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因此.大都市带是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5题:

以下不属于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指出的大城市带概念含义的是()

A: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
B:城市人口下限是2500万人
C: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
D:一个核心的城市

答案:D
解析:
大都市带的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提出的,指的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因此,大都市带是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

第6题: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 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它们是唯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唯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唯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唯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


正确答案:B
B符合逻辑,先有“鸽子”的“飞”,才有“俯瞰”,然后才能谈得上看得清楚与否。

第7题:

以下不属于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指出的大都市带概念含义的是( )。

A.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
B.城市人口下限是2500万人
C.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
D.一个核心的城市

答案:D
解析:
大都市带的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提出的,指的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因此,大都市带是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

第8题:

城市化普遍发展阶段呈现的特征是:

A、形成大都市地区

B、形成大都市连绵地带

C、形成国际化大都市

D、逆城市化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在震区建设城市时应做到( )。

A.建筑不宜连绵成片
B.建筑应避开断裂破碎地段
C.在城市的下游不宜修建水库
D.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
E.地震断裂带上可布置城市的主要交通干路

答案:A,B,D
解析:
在震区建设城市时,除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外,还须考虑震后疏散救灾等问题。如建筑不宜连绵成片,尽量避开断裂破碎地段。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不得进行建设,同时也不能布置城市的主要交通干路。此外,在城市的上游不宜修建水库,以免地震时水库堤坝受损,洪水下泄,危及城市。

第10题:

以下哪些不属于对城镇体系的研究()

  • A、城市连绵区
  • B、城市地带
  • C、都市圈
  • D、工业园区规划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