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

题目

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毛坯,并且钢材具有足够的淬透性): (1)某机床变速箱齿轮(模数m=4),要求齿面耐磨,心部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材料选用45钢;  (2)某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轴径部分要求耐磨(HRC 50-55),材料选用45钢;  (3)镗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镗杆表面有极高的硬度,心部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材料选用38CrMoALA。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2)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3)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氮化→研磨→成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金属成型工艺包括热加工工艺(锻造、挤压、轧制等),冷加工工艺(挤压、弯曲、冲裁等)。铸造工艺和成型工艺是()制造经常采用和选择的。

  • A、普通零件
  • B、特殊零件
  • C、低强度零件
  • D、精密零件

正确答案:D

第2题:

数控机床()的选择往往受到机床、刀具、零件的材质和热处理状况以及零件加工要求,工艺系统刚度的制约。

  • A、切削用量
  • B、工艺参数
  • C、工艺规范
  • D、加工方法

正确答案:A

第3题:

图所示的轴类零件,批量为 15 件/月,材料为 40Cr 钢,要求:

(1)根据生产批量选择锻造方法;

(2)绘制该零件的锻件图;

(3)分析该零件的锻造生产工序。


参考答案:(1)该齿轮轴属小批量生产,故采用自由锻。 (2)其锻件图如下图。

(3)生产该零件的工序为:压肩、拔长、打圆、压肩、拔长、打圆

第4题:

制定成组工艺的方法有复合零件法和复合路线法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制作轻载冷模具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下料--> 锻造--> 球化退火--> 机械加工--> 淬火--> 低温回火  请说明:   1、尺寸较大的轻载冷模具可选用什么材料制作?  2、试分析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并说明热处理后的组织。


正确答案: 轻载冷模具一般选用低合金工具钢制作,如:9Mn2V、9SiCr等。
球化退火的作用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以后的淬火作组织准备;组织为粒状珠光体。
淬火的作用是:获得马氏体组织,以使模具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 低温回火的作用是: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提高韧性,保证淬火后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

第6题:

()工艺和成型工艺是精密零件制造经常采用和选择的。

  • A、锻造
  • B、冲压
  • C、铸造
  • D、切削

正确答案:C

第7题:

重载汽车变速箱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预冷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精磨 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并写出齿轮使用状态组织。


正确答案: 正火:消除锻造缺陷,细化晶粒,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渗碳:提高表面的含碳量,为获得表面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作准备
预冷淬火:表面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马氏体,为回火作准备
低温回火:降低脆性,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表面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组织:表层:高碳M+A’+粒状碳化物 心部:低碳M+F(淬透),低碳M+F+T(未淬透)

第8题:

在机器金属零件的生产中,获得毛坯的主要方法有()。

A:铸造
B:锻造
C:冲压
D:焊接
E:热处理

答案:A,B,C,D
解析:

第9题:

C618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5钢制造,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和各热处理后的组织。


正确答案: 正火:获得珠光体基体或大部分为珠光体,细化组织,提高强度和耐磨性,为淬火作准备。
去应力退火:消除:铸造成型产生的残余内应力
轴颈表面淬火:为提高轴颈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获得马氏体基体组织
低温回火:降低脆性,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表面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第10题:

()不是以获得零件的结构外形、尺寸精度为主要目的的加工工艺方法,而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 A、机械加工
  • B、铸造
  • C、热处理
  • D、锻造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