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虾的3对口肢是摄食的主要器官,颚足是摄食的辅助器官。()

题目

沼虾的3对口肢是摄食的主要器官,颚足是摄食的辅助器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世界上个体最大的养殖淡水虾是()。

  • A、太湖白虾
  • B、日本沼虾
  • C、基围虾
  • D、罗氏沼虾

正确答案:D

第2题:

简述四大家鱼鱼苗鱼种的摄食器官发育和食性分化转变过程


正确答案: 1.鱼苗刚孵出膜时:四大家约7-8mm,鲤、鲫、团头鲂5-6mm
结构特征:
1.全身透明、无鳞、鳍褶,具卵黄囊;
2.消化器官处于分化期,消化道和肝、胰脏正形成;
3.口腔粘膜开始出现味觉,咽壁形成扩约肌
食性:不摄食,对环境的适应力及敌害生物无抵抗力
2.全长7-10.5mm
结构特征:
1.消化器官形态和构造基本完善,开始摄食;
2.口径约0.22-0.29mm,适口食物为165-210微米;
3.鳃耙短少,不能滤食,只能吞食食物
食性:主要食物有轮虫,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
3.全长12-15mm时
结构特征:
1.口径约0.62-0.87mm,各种鱼苗相差不大;
2.鳃耙差异显著,鲢、鳙鱼苗密而长;
3.数量34-45个,长度370-410微米
食性:
1.鲢鳙鱼由吞食转为滤食,以轮虫、枝角类;
2.其他鱼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为食
4.全长达16-20mm时
结构特征:
摄食器官口、鳃耙形态差异进一步加大
食性:
1.开始转向各自的成鱼食性;
2.草青鱼除大型浮动外,开始吃幼嫩水生植物;
3.鲢主食浮游植物;
4.鳙主食浮游动物
5.全长21-30mm时:
1.摄食器官发育基本完善,摄食机能接近成鱼;
2.鲢出现鳃耙管、鳃耙网
需及时出塘进行鱼种培育
6.全长30-100mm:
1.形态和摄食器官、机能都和成鱼基本相同;
2.食性完全分化,生活习性也开始分化
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或商品鱼养殖

第3题:

沼虾第二附肢的内侧有一个细长棒状带刺的结构,位于内肢的背侧,称为()

A、内附肢

B、雄性附肢

C、颚足

D、尾肢


参考答案:B

第4题:

沼虾胸部的附肢有()

  • A、小颚一对,颚足三对
  • B、颚足三对,步足五对
  • C、步足五对,游泳足五对
  • D、触角两对,颚足三对

正确答案:B

第5题:

沼虾的排泄器官是()

  • A、马氏管
  • B、触角腺
  • C、平衡囊
  • D、基节腺

正确答案:A

第6题:

虾蟹类的摄食强度与生活阶段、生理状态、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描述草食性鱼类、动物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摄食器官和肠胃特征?


正确答案: (1)草食性鱼类(Herbivores)。以水生植物性饵料为营养,鳃耙十分密集,肠管长度较长,通常为体长的3倍以上。
(2)动物食性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鳃耙疏稀,肠管较短。
(3)杂食性鱼类(Omnivorous)。以植物性或动物性饵料为食,口型中等,两颌牙齿呈圆锥形、窄扁形或臼齿状。鳃耙中等,消化管长度与小于食植性鱼类,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淀粉酶和蛋白酶均较高,有利于消化生长。

第8题: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人,为何要求尽可能尽早经口摄食?


正确答案: 禁食或长期静脉高营养,没有食物经消化道入体内,易致胃肠粘膜萎缩,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或内毒素易入血。故病人应及早经口摄食,以维持和保护胃肠粘膜的屏障功能。

第9题:

对虾、米虾和沼虾是我国淡水虾类的主要品种。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沼虾的胸部的附肢有()。

  • A、小颚一对,颚足三对
  • B、颚足三对;步足五对
  • C、步足五对,游泳足五对
  • D、触角二对,颚足三对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