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程序。

题目

简述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程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新城疫的微生物学诊断。


正确答案:⑴病料的采集和处理:可采集病鸡呼吸道分泌物、脾脏、血液、脑组织,按1:5的比例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用研磨器将组织研碎制成20%的悬液,反复冻融2-3次,5000r/min离心20分钟,取上清,用灭菌滤器过滤除菌或加抗生素杀灭病料中杂菌。
⑵分离培养:将处理好的病料经尿囊腔接种9~11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鸡胚,37℃孵育,每天照蛋2次,弃除24小时内死亡胚,收集24-96小时死亡胚,96小时内未死亡胚取出。
⑶收集鸡胚尿囊液,采用血凝试验检查是否有血凝活性,对有血凝活性分离物应用标准的抗新城疫病毒,采用血凝抑制血清学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
⑷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后,对病毒的致病性做进一步鉴定——致病性试验。

第2题:

简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诊断方式。


正确答案:1)1‰孔雀石绿涂片,可见核内多个包涵体,即为此病
2)石蜡切片可见核内多个包涵体,即为此病
3)电镜观察可见病毒颗粒,同时有多个包涵体,即为此病

第3题:

病原微生物的微生物学诊断的程序?


参考答案:在进行微生物学诊断时,必须结合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判定,并尽可能采取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程序:1检验材料的采取2涂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4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试验5动物试验6免疫学实验

第4题:

简述沙门氏菌的微生物学的分离鉴定程序。


正确答案:根据病程选择采集标本,初感染时的病毒血症期,粪检阳性率低,因此发病1周内应取静脉血,第1~3周取骨髓穿刺标本,第2~4周时可取粪便和尿液标本。标本应先增菌,然后接种于SS选择性培养基,经37℃培18~24小时后,挑取无色半透明的菌落,接种至双糖铁半固体培养基鉴别,再做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凝集试验,进一步鉴定。

第5题:

试述炭疽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正确答案: 疑似炭疽死亡动物的尸体,应尽快自末梢血管(耳尖、尾尖等)采血,涂片染色镜检,取血后应立即用烙铁将创口烙焦,以止血封口。由于病尸体内的炭疽杆菌暴露于空气中,接触了氧,气温又不适宜其生长时,就会形成芽孢,所以尸体严禁剖检。
(1)涂片镜检 取标本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发现有荚膜的呈竹节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陈旧病料可以看到“菌影”,确诊须做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
(2)分离培养 取病料接种普通琼脂或血液琼脂,37℃培养18-24h,观察有无典型的炭疽杆菌菌落,同时革兰氏染色镜检。
(3)动物试验 将待检材料或培养物用生理盐水做适当稀释和磨匀后,皮下注射小鼠0、1-0、2ml,如为炭疽,多在18-24h因败血病死亡。剖检可见注射部位皮下胶样水肿,脾脏肿大。取脏器涂片镜检,如发现有荚膜竹节状大杆菌,可确诊。
(4)血清学试验 常用炭疽环状沉淀试验(Ascoli氏反应)。方法是:在一支小玻璃管内把疑为炭疽病死亡动物尸体组织的浸出液与特异性炭疽沉淀素血清重叠,若二液接触面产生灰白色沉淀环,即可诊断。

第6题:

简述病毒病的症状和诊断。


正确答案: 病毒病绝大多数是系统侵染的,但病毒很少进入种子,根尖 和梢尖的组织也可能不带毒。发病后一般表现为系统症状,无病征出现。
病毒病的症状类型:叶片变色;畸形;生长停滞。 
病毒病的诊断:症状观察;人工诱发试验。
病毒种类的确定:病毒的传染方式、寄主范围、血清反应、 病毒粒体的形态、核酸类型、核酸含量、核酸分子量,核酸序列分析,以及其他一些理化特性(失毒温度、稀释限点、 体外保毒期)等。

第7题:

简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①流行病学:6—18月龄牛居多,哥年龄牛均易感,持续性感染,是BVDV在自然界持续存在的主要形式;发病率高,可水平、垂直传播;地方性流行,常见于冬末和春季。
②临床症状:体温升高,眼、鼻有粘性分泌物,咳、流涎、呼吸困难,鼻、舌、口黏膜糜烂,呼气臭;水泻、粪常含黏液或血;蹄部皮肤糜烂、破行。
③剖检变化:食道黏膜纵行排列的组织糜烂。口腔、胃、肠道黏膜也有糜烂、水肿或出血,淋巴结水肿。

第8题:

试述细菌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程序。


正确答案: 一、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1、采集遵循的原则:
(1)防止污染:剖检场所:应选择便于消毒、不渗水的解剖地点,最好有专门的剖检场所和剖检台 。剖检前,动物尸体应浸泡消毒;做好个人防护:剖检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做好个人防护:剖检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焚烧或深埋:剖检后动物尸体和病料焚烧灭菌或消毒深埋。
(2)无菌采样:目的:防止病料被污染;措施:所用器械和器皿必须灭菌,点燃酒精灯,注意无菌操作。
(3)适时采样:细菌丰富增殖时期、病料应该新鲜:取濒死动物或刚死亡的动物,死亡动物采集病料夏天不宜迟于6~8h,冬天不迟于24h。
(4)适当部位:根据疾病的类型和表现采集病变最典型的部位。
2、病料采集方法(不同病料不同方法)
(1)实质脏器:剖开体腔后,立即采集,置于无菌容器内;污染或剖开过久的被检器官:先烧烙表面,然后在烧烙的深部取一块实质脏器,放在灭菌容器内。如有细菌检验条件,可在剖检后直接做病料的触片染色和细菌的分离培养。
(2)液体材料:脓汁、胸水一般用灭菌的棉棒或吸管吸取放入试管内,塞好棉塞送检。血液可无菌操作从静脉或心脏采血,然后加抗凝剂(每1ml血液加3.8%枸橼酸钠0.1ml)。若需分离血清,则采血后放在灭菌的容器中,摆成斜面,待血液凝固析出血清后,再将血清吸出,置于另一灭菌试管中送检。
(3)其他病料:皮肤要取有病变且带有一部分正常皮肤的部位;被毛或羽毛要取病变明显部位,并带毛根,放平皿; 胎儿可将流产胎儿送往实验室,也可用吸管或注射器吸取胎儿胃内容物放入试管送检; 肠道及内容物只需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分,将其中内容物去掉,用灭菌水轻轻冲洗后放在平皿内。
3、病料的保存和送检
(1)保存:低温保存,4-10度;灭菌液体石蜡;30%甘油缓冲盐水。
(2)送检:尽快送检,并做好记录(畜主姓名、动物种类、地址、发病情况、欲检部位及检验项目、采集时间等)。
二、病料中细菌检查方法
(一)形态学检查
光学显微镜检查染色标本检查法,单染色法(如美蓝染色法、复红染色法等),复染色法(如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等),特殊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荚膜染色法、芽 孢染色法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悬滴法、压滴法)。
(二)分离培养
1、细菌分离培养对细菌病诊断的意义
培养基中有无细菌生长推断是否为细菌病,菌落的特征用以判断细菌种类,为进一步的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及动物试验获得纯培养,药敏试验。
2、分离培养方法:
(1)通常用平板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根据细菌的培养特性选择适合目标菌生长培养基。
(2)相同条件培养的相同培养基上,不同细菌的菌落大小、形态、色泽、表面特征、边缘状态、隆起度、透明度等特征不同。有的细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形成溶血环。
(3)也可采用选择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以起到抑制杂菌或快速鉴别的效果,比如肠道杆菌科可选择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等。
(三)细菌的生化试验
(1)糖类分解试验:糖分解(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等。
(2)蛋白质类分解试验: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等。
(3)其他类型试验:触酶试验、尿素酶试验等。
(四)动物试验
(1)将分离鉴定的细菌液接种到动物体内,观察动物发病情况,进一步确认病原。
(2)或者将可疑病料处理液接种敏感动物,以观察典型表现;将分离鉴定的细菌液接种到动物体内,观察动物发病情况,进一步确认病原;或者将可疑病料处理液接种敏感动物,以观察典型表现。
(五)血清学试验
抗原+抗体→原抗体复合物(可见反应),用已知抗体检测动物体内的病原菌,用已知的病原菌抗原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临床诊断中,可用于细菌的血清分型、快速诊断或大群检疫。
(六)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的快速诊断和不能人工培养的细菌的探索发挥巨大的作用。PCR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等。

第9题:

炭疽杆菌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采取病料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诊断方法:包括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其中细菌学检查包括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动物实验;血清学实验包括Ascoli氏沉淀实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
2.注意事项:死于炭疽的病毒尸体严禁解剖,只能自耳根部采血,必要时可切开肋间采取脾脏。皮肤炭疽可采取病灶水肿液或渗出物,肠炭疽可采取粪便。若已误剖畜尸,则可采取脾、肝等进行检验。

第10题:

简述禽流感的微生物学诊断。


正确答案:⑴病料的采集和处理:可采集病鸡呼吸道分泌物、脾脏、血液、脑组织,按1:5的比例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用研磨器将组织研碎制成20%的悬液,反复冻融2-3次,5000r/min离心20分钟,取上清,用灭菌滤器过滤除菌或加抗生素杀灭病料中杂菌。
⑵分离培养:将处理好的病料经尿囊腔接种9~11日龄SPF鸡胚,37℃孵育,每天照蛋2次,弃除24小时内死亡胚,收集96小时内死亡胚,96小时内未死亡胚取出。
⑶收集鸡胚尿囊液采用血凝试验检查是否有血凝活性并测定其滴度,对有血凝活性分离物应用标准的抗禽流感病毒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血清学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确定血清型。如血凝试验为阴性者,应在鸡胚上再盲传1~2代,血凝试验仍为阴性者,才能报告接种分离流感病毒为阴性。
⑷确定为禽流感病毒后对病毒的致病性做进一步鉴定——致病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