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出壳后虽然很快就能学会采食,但是采食量不能满足本身生长发育的

题目

雏鸡出壳后虽然很快就能学会采食,但是采食量不能满足本身生长发育的需要。2日龄到3日龄的蛋雏鸡体重比1日龄低()克,()日龄开始蛋黄的营养基本吸收完毕,主要靠从饲料中获取营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雏鸡采食行为(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雏鸡在出壳后不久就有啄食行为,开始是啄食碎蛋壳或同伴的脚趾,当加入饲料以后就试着啄食饲料,经过反复几次试探性采食,雏鸡对饲料的颜色、形状、粒度、硬度等逐渐产生了条件反射,这样卵黄吸收完全之后,雏鸡就可以靠自己采食满足营养需要。

第2题:

简述雏鸡采食行为


正确答案: 雏鸡在出壳后不久就有啄食行为,开始是啄食碎蛋壳或同伴的脚趾,当加入饲料以后就试着啄食饲料,经过反复几次试探性采食,雏鸡对饲料的颜色、形状、粒度、硬度等逐渐产生了条件反射,这样卵黄吸收完全之后,雏鸡就可以靠自己采食满足营养需要。

第3题:

肛门鉴别法鉴别的时间为雏鸡出壳后()小时内鉴别,最好()小时内进行。


本题答案:2-4;24

第4题:

在动物对采食量的物理调节机制中,()和()是影响采食量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胃肠道容积;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

第5题:

雏鸡出壳后,应先开食后饮水。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简述光和响声对雏鸡采食行为的影响


参考答案:光和响声可以影响雏鸡的采食行为。雏鸡的趋光性可以帮助雏鸡加快学会寻找到食物,但是如果光照强度不均匀,就会造成雏鸡向光源一方拥挤。禽舍中碰击料槽的响声或饲养员的行走声、说话声等都能吸引雏鸡前来采食。明暗交替变化的光照和时而的响声,可以把那些闲散或卧睡的雏鸡惊醒,转向采食。这一点对肉鸡更重要,可以增加鸡的采食量,提高增重速度。

第7题:

雏鸡出壳后1—3天,最好采用()光照,让雏鸡熟悉环境,有利于开食。

  • A、12小时
  • B、16小时
  • C、20小时
  • D、23小时

正确答案:D

第8题:

根据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说明生长肥育猪采食量、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2)饲料:饲料对增重影响很大。一是饲料数量的影响,猪吃的多,生长快,如60斤的小猪,日食5斤精料可长2斤体重,吃4斤料,只能长1.4斤。当然过多也会造成浪费。另一个是饲料品质的影响,如小猪日粮中所含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的种类,比例是否完全平衡。如粗蛋白水平18%,比14%的增重快,同时用混合饲料比单一饲料喂猪增重快。
3)年龄:按单位体重的增重率计,年龄越小,增重速度越快,年公斤增重耗料越少。例如10公斤仔猪,每月增重7公斤,增重率70%,肉料比1:2.1公斤;80公斤的大猪,每月增重20公斤,重率只有25%,肉料比1:3.4,所以小猪阶段比大猪增重大,效益好。

第9题:

动物群饲时的采食量高于单个饲养,自由采食时的采食量高于限制饲养。()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动物采食量的估算方法有()

  • A、对动物进行圈养,直接测算出采食量。
  • B、根据动物种类的代谢量研究,计算现有动物采食总量。
  • C、测定动物排出的粪便量,计算采食量。
  • D、从植物体残留的被动物采食后的痕迹进行估计。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