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有无角性状中()为隐性基因控制。

题目

牛的有无角性状中()为隐性基因控制。

  • A、有角
  • B、无角
  • C、无法判断
  • D、不清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移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在1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

A、100%

B、75%

C、50%

D、25%


正确答案:C

第2题:

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一头棕色子牛。问题:
(1)牛的毛色中__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若用B与b表示牛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____ 。(6分)
(2)若上述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宜选用毛色为__________的牛与其交配。(6分)
(3)某黑色雄牛与多头雌牛交配,共产下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__________。(3分)


答案:
解析:
(1)黑;Bb、Bb
(2)1/3;棕色
(3)BB
解析: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作相对性状,毛色的黑色和棕色就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了一头棕色子牛,则黑色和棕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若用B和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了一头棕色子牛,则棕色牛的基因组成是bb,这对基因由两头黑牛各提供一个.即亲代黑牛的基因组成是Bb。
(2)由遗传图解可知:




是杂合子,一般用测交。因此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宜选用毛色为棕色的牛与其交配。
(3)某黑色雄牛与多头雌牛交配,共产下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牛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基因型最可能是BB。

第3题:

遗传学中,把控制生物性状(如牛的有角与无角,猪的被毛颜色)的物质叫基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决定有角.a基因决定无角)。现用多对纯合的有角公羊和无角母羊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子一代,其中公羊全为有角,母羊全为无角(认真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在F2公羊中,有角:无角=3:1;F2母羊中,有角:无角=1:3。 请对上述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定律。 ②相同的基因型在不同性别的公羊和母羊中表现型可能不同:在公羊中,AA和Aa基因型决定有角,只有()基因型决定无角;在母羊中,只有()基因型决定有角,()两种基因型均决定无角。


正确答案:①分离 ②aa;AA;Aa和aa

第5题:

对于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如何进行回交选择?


正确答案: 要转移的性状是隐性,在回交后代中,将无法把带有这种隐性基因的个体区别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两种方法处理:
(1)让每次回交的后代自交一次,然后从其分离的后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优良植株,将它和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这种方法会延长育种年限。
(2)连续进行再回交,但回交的植株数要多一些,并在每一回交植株上留一两个自交果实。下一年把同一株上的自交后代和回交后代同时对应种植,在下一代中,凡是自交后代在目标性状上发生分离的,其相应的回交后代就可以用来继续回交。

第6题:





(4)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茎呢?难道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子一代吗?如果你是孟德尔,你将怎样解释?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杂种高茎豌豆体内既有高茎基因(D),又有矮茎基因(d)。当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D和d时,能够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基因D称为显性基因,被掩盖的基因d称为隐性基因。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高茎就是显性性状,矮茎就是隐性性状。
(5)怎样书写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学生思考回答: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同一字母的小写表示。
(6)你能根据图示找到成对的基因组成与其对应的性状间的关系吗?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出高茎?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DD、Dd都表现为高茎,dd表现为矮茎。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
(7)师生共同总结:孟德尔的解释。
结论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结论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结论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结论4: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并存时,表现为显性性状。
3.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二:子一代自交实验
播种子一代高茎豌豆,长出的子二代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不过矮茎的要少得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1)请尝试用图示来分析,补充下图。



1.简述孟德尔第一定律。
2.针对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
孟德尔第一定律,即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和;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根据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导入阶段,学生展示课前关于家庭成员多种性状的调查结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归纳探究学习法: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实验过程,学生主动去发现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锻炼培养学生自学、总结归纳的能力。
讲授法: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等。

第7题:

如何实现隐性基因控制的“输出性状”的回交转移?


正确答案: 有两种方法:
1、回交一代自交一次,选择出纯合隐性基因的个体再回交;
2、在同一株上既进行回交,又进行自交,第二年回交和自交的种子同时播种、种植,如果自交的种子没有发生分离则说明该植株是纯合显性,回交后代无效。

第8题:

在添加杂交中,涉及转育性状为隐性基因控制时,育种时间将会延长1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牛的黑毛与红毛是一对相对性状,黑色为显性;有角与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无角为显性。用纯合体黑毛无角的安格斯与纯合体红毛有角的海福特牛杂交,F1是().

  • A、全是黑毛无角
  • B、全是红毛有角
  • C、全是黑毛有角
  • D、全是红毛无角
  • E、其他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