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窑水泥生产中,烧成带的位置及自身高度的增减对水泥熟料质量的影

题目

在立窑水泥生产中,烧成带的位置及自身高度的增减对水泥熟料质量的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烧成带位置下移和增高:处于下部的高温物料,会因长时间受到上层物料重力作用而形成致密的大块熟料,同时也会使冷却带缩短,从而造成熟料冷却缓慢,已经形成的硅酸三钙可能缓慢分解为硅酸二钙和游离氧化钙。同时硅酸二钙晶型转化而造成粉化,这些都严重影响熟料质量和立窑的正常操作;
烧成带位置上移和减小:物料停留时间不足,则会使硅酸二钙吸收氧化钙形成硅酸三钙的化学反应进行的不完全,从而降低熟料中硅酸三钙的含量并增加游离氧化钙含量,于熟料质量不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回转窑属于水泥生产设备的烧成机械,粉磨好的生料通过回转窑的()过程,变成熟料。

  • A、机械处理
  • B、物理化学变化
  • C、搅拌
  • D、锻烧干燥

正确答案:B

第2题:

附着在烧成带窑衬表面的烧结熟料层称为()。


正确答案:窑皮

第3题:

某水泥厂用机立窑干法生产325号水泥熟料的质量m=17000t,已知Va=1.8m3/kg(N),K2=1.25试求该厂立窑废气排放量Vg


正确答案: Vg=mVaK1K2=17000000×1.8×1×1.25
=3.825×107[m(N)]

第4题:

在水泥立窑生产中煤的颗粒越细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为什么在水泥回转窑烧成带内必须使物料保持一定温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


正确答案:使发f-CaO吸收得比较完全
使熟料矿物晶体发育良好

第6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通常划分为几带?各带的高度是否固定不变?


正确答案: 立窑沿着高度方向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带,即预烧带、烧成带(高温带)、冷却带。各带的高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卸料速度快,上火速度慢时,冷却带就缩短,烧成带位置下移,预烧带增厚,反之亦然。

第7题:

附着在烧成带窑衬表面的料层称()。

  • A、熟料圈
  • B、窑皮
  • C、熔融物

正确答案:B

第8题:

水泥熟料烧成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什么?与其他回转窑相比,为什么NSP窑在节能、高产方面具有优势?


正确答案:水泥熟料烧成技术发展历程:从立窑到传统干法回转窑,到湿法回转窑,到立波尔窑,再到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
窑外预分解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流程结构方面:它在SP窑的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加了一个分解炉。分解炉高效的承担了原来主要在回转窑内进行的大量CaCO3分解的任务,缩短回转窑,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可动部件数以及降低窑体设备费用;二是在热工过程方面:分解炉是预分解窑系统的第二热源,小部分燃料加入窑头、大部分燃料加入分解炉。有效地改善了整个窑系统的热力布局,从而大大减轻了窑内耐火衬料的热负荷,延长窑龄。另外减少了NOX(有害成分)的含量,有利于保护环境。三是在工艺过程方面:将熟料煅烧过程中热耗量最大的CaCO3分解过程移至分解炉内进行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及时高效的传递给预热后的生料,于是燃烧。换热及CaCO3分解过程得到优化熟料质量、回转窑的单位容积产量。单机产量得到大幅提升烧成热火也因此有所降低,也能够利用一些低质燃料。

第9题:

简述水泥立窑生产中使用无烟煤的原因。


正确答案:立窑中部氧浓度较高时,燃料已接近燃烧完毕,而立窑上部挥发物、一氧化碳以及碳的燃烧又发生在缺氧的条件下,因此,这是立窑内燃料不完全燃烧,出窑废气中一氧化碳较回转窑高

第10题:

在熟料煅烧之前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将对熟料烧成和水泥性质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如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将会使烧成熟料的理论热耗增加,如果在生产中没有调整喷煤量,将会使碳酸钙分解不完全;如果及时调整喷煤量,会使熟料中C3S含量增加。由于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生产中产生游离氧化钙的机率增加,可能会造成水泥的安定性不良;由于生产的熟料中C3S含量的增加,水泥的强度也会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