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题目

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政事堂;2、三省六部。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尚书都省;4、监察机关——御史台;5、事务机关——卿监。唐代官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翰林学士一职。唐代在京有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官翰林学士,在外的临时差遣则有掌财计的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三司。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各以使臣莅其事,到五代时才并为一职,称为“三司使”。
唐朝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3、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4、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5、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元朝政治制度中民族压迫的特点。


参考答案:元代的司法制度,不仅有阶级压迫的本质特征,而且有鲜明的民族压迫的色彩。元朝法律规定:“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诸蒙古人因争及乘醉殴死汉人者,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又规定汉人、南人不得聚众畋猎和迎神赛会,不得执弓矢,甚至连养狗、养鹊鸟都不许。元代这种带有蒙古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元朝最高统治者对全国实行民族统治、民族压迫的产物。

第2题:

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参考答案: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政事堂;2、三省六部。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尚书都省;4、监察机关——御史台;5、事务机关——卿监。唐代官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翰林学士一职。唐代在京有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官翰林学士,在外的临时差遣则有掌财计的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三司。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各以使臣莅其事,到五代时才并为一职,称为“三司使”。
唐朝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3、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4、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5、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第3题:

简述湖北民族建筑特点的概况。


正确答案:
湖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中最典型的建筑是吊角楼,它多依山就势建造,房屋无论大小,一般都有天楼,楼下住人,楼上放东西。它的好处很多: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作杂用,被人们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第4题:

简述唐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学校类型多样化,封建等级制度鲜明,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

第5题:

简述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特点及概况。


参考答案:变迁:
1)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其起变化以最高一级最为频繁,低一级最为稳定。
2)同一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到多的趋势。
3)由高到低,由虚入实。
4)发生在朝代之间,也发生在朝代之内。
5)三种类型,两个循环,时或一级时或三级时或四级,循环更迭变迁繁复。
6)地方行政机构长官权力轻重不同。
7)划分行政区划原则:或与山川形脉相合,或与山川形脉相背,形成犬牙交错之势,是中央政府控制地方和防止地方割据的反映。
概况:
1)郡县制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朝。
2)州郡县时代:两汉魏晋南北朝。
3)道、路、府、州、县时代:元明清时期。

第6题:

简述政治制度所具有的显著特点


参考答案:1)稳定性2)强制性3)合法性4)历史性

第7题:

简述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的成因、特点和概况。


参考答案:

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上游的泥河湾盆地,东西长80余公里,南北宽约27公里。在200多万年前,这里是一个较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围,是古动物的世界。后来,湖水干枯,湖底裸露,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干枯的“
古湖平原”分化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湾盆地就是其中之一。那时,盆地周围的山林密布,气候温暖潮湿,野生动物繁盛,同时也是远古人类理想的生活场所。泥河湾盆地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埃塞俄比亚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素被公认为中国和其他大陆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没有年代断层,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因而这里成为“世界天然博物馆”。
经过考古发掘,发现有各个时期人类文化遗存130多处,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主要遗址有200万年前的马圈沟遗址、160万年小长梁遗址、136万年前的葡萄园、广梁遗址、100万年的有东谷坨等遗址,以及各个时代的遗址总共达130多处,在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把泥河湾遗址称为“旧石器考古的圣地”。


第8题:

简述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参考答案: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组成。 
1. 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设大理寺卿、少卿为正副长官。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师徒
刑以上案件。 
2. 刑部是中央审判复核机关,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负责复核大理寺及州、县必须上报的徒
刑以上案件。 
3.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关,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负责全国的监察事务。 4.唐朝还有“三司推事”和“三司使”两种会审制度。 

第9题:

简述土耳其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6世纪的苏里曼一世进行过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使帝国在国势、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达到顶峰,出现可与当时的中国明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相抗衡的局面,苏里曼也被称为“立法者”。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帝国。苏丹是最高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既是国家元首、军事统帅,又是护教者和神法的执行者。苏丹之下,国家机构分为行政和穆斯林两个系统。行政机构方面:最高行政长官是宰相(维齐尔),下有大法官、财政官、欧洲和亚洲驻军司令、海军司令、近卫军团首领和掌玺大臣,以上人员组成御前会议,协助苏丹处理全国军政事务。地方行政,全国分为31个省,250个县。分别设省长和县长治理。军队在奥斯曼国家占有特殊地位,它不仅是苏丹权力的重要支柱,而且军人还构成了政府机关的核心,即国家各级行政官员大都由军人充任。奥斯曼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其中最精良的部分是苏丹直辖的近卫军,约万余人,纪律森严,终身服役,不准结娇,待遇优厚,享有特权。穆斯林机构是苏丹权力的精神支柱,它分为三个部分:宗教、教育和法律。
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以国家和教会、政治和宗教紧密联系为基础,《古兰经》是信仰和法律的源泉,国家的一切制度和法律都被认为是真主的神法,而苏丹则是神法的执行者,其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第10题:

简述中美贸易概况及特点。


正确答案: 概况:农产品贸易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之一,占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的20%左右,且中美双方贸易额不断增长;由于美国农业资源丰裕,农产品生产优势十分明显,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从农产品贸易品种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豆、棉花和小麦。而中国出口美国的主要是鱼类、贝类、果汁等。
中美农产品贸易特点:
1)中美贸易逆差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增长而不断扩大;
2)中美双方进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优势互补;
3)输美农产品质量成为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