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题目

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弭兵运动是由宋国发起的,共有两次。第一次是由宋大夫()倡议;第二次由宋大夫()倡议。


参考答案:华元;向戍

第2题:

公元1120年,宋派人与金议和约,合力攻辽,灭辽后,燕云十六州还宋。此事史称()

A.践土之盟

B.澶渊之盟

C.绍兴和议

D.海上之盟


参考答案:D

第3题:

城濮战后的践土之盟,开始了晋主夏盟的历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葵丘之盟


答案:
解析: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开始下降,王室衰微,所以开始在政治和经济上依附一些大的诸侯国,而诸侯国间相互兼并,大国争霸,都在图谋霸主地位,考生需熟知春秋时期相继称霸的国家。

第5题:

试述“澶渊之盟”的内容,并作适当评价。


参考答案:

(1)宋辽维持旧疆,仍以白沟河为界,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与宋真宗互称兄弟,尊萧太后为叔母。
(2)北宋每年输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岁币。
(3)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对逃亡越界者,双方互相遣送,沿边城市只能依旧完葺,不需增筑城堡,开挖河道。这就是宋辽关系史上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条件下的产物。长期以来,辽军连年南侵,但并不具备灭亡北宋的优势,同样,北宋要收复幽云地区也不能够轻易实现。北宋在军事上有利的形势下与辽议和,一方面表现了北宋对付辽朝的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宋真宗不想打仗的懦弱心理。澶渊之盟后,宋辽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南北对峙局面,和平关系持续了近百年,为沿边州县带来了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经济上有所恢复和发展。宋辽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汉族与契丹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民族融合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6题:

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参考答案:宋国

第7题:

在春秋史上,晋楚有两次弭兵,第一次弭兵之会发生在哪一年,由谁主持?


参考答案:公元前579年、华元。

第8题:

齐桓公的霸业从公元前656年的()开始,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只有13年的时间。

A.澶渊之盟

B.城下之盟

C.侯马之盟

D.召陵之盟


参考答案:D

第9题:

“澶渊之盟”签约国是( )。

A.辽
B.金
C.西夏
D.北宋
E.南宋

答案:A,D
解析:

第10题:

澶渊之盟


答案:
解析:
澶渊之盟是个有争议的命题。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它,就必须对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事实上,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无论从大历史的角度,还是大民族的角度来看待它,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