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数学唯理主义
第1题:
第2题:
把美德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是下面哪一项的观点?()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欧洲中世纪的继承法是什么样的?()
第5题:
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是一部唯灵主义的杰作。
第6题:
哥特式建筑充满了基督教()的思想。
第7题:
“要达到心灵的安宁和不动心的状态,就要用理性来节制自己的欲望”是下面哪一派的观点?()
第8题:
中世纪数学唯理主义
由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奠定基础的数学理性主义思想,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的改造而被赋予了神学内容。尽管基督教把对上帝的信仰看得高于一切,不承认理性的自主性权利,但是,为了让人们更加信服和崇拜上帝,教父们不得不吸取古希腊哲学中关于自然界存在一个普遍的确定的秩序即“理性秩序”的概念,并将它同罗马文化中的“罗马法”概念相结合,从而产生基督教的“自然法”概念,即至高无上的上帝是自然的创造者和立法者,宇宙万物均须服从上帝的自然之法。于是原先纯属信仰和迷信观念的上帝创世说被注入了某种理性的成分。随着基督教内部新柏拉图主义的兴起,自然法概念被具体化为一种具有神学内容的数学理性主义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大意是:自然界是上帝按照理性的秩序(其中包括数学模型)而构造起来的。由于上帝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将理性给予人,因此人的理性可以从数学的角度认识自然。既然世界的合理性被具体化为世界的合乎数学原理性,那么数学就成了人类认识造物主的伟大杰作、认识自然秩序的必要途径。正因为如此,数学以及逻辑在中世纪神学教育中始终被摆在重要的位置。
第9题:
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是典型的唯灵主义杰作,所代表的唯灵主义精神和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
第10题:
17世纪法国唯理主义的奠基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