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主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

题目

建国初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主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三大改造 ④合理调整工商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国之初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国民经济?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确保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①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乎接受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②没收官僚资本对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它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①打击金融投机活动、控制金融市场.
②稳定物价,统一货币和财政工作:1949年7月,成立了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人民政权的金融工作从过去的分散状态逐步走向集中统一.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对全国财政收支、貿易和物资调度及现金实行集中和统一管理.1951年11月,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人民币发行范围扩大到所有解放区,标志着新中国统一货币的形成.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是人民解放军在前线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做的最大一件工作.
③1950年6月召开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
A.毛泽东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B.毛泽东强调必须处理好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以便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而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的不利局面.
C.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召开的一次最重要会议.会议的决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3)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
①1951年底到1952年春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保持共产党人在执政的条件下的革命精神.
②从1952年十月开始开展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合理调整公私关系.合理调整劳资关系.
(4)国民经济的全民恢复:
①恢复表现: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②恢复原因:
A.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B.从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C.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资产阶级腐蚀.
[解析11此题考查考生对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掌握.考生应围绕没收官僚资本、七届三中全会、三反运动、五反运动等问题来展开说明.

第2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克服当时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的工作是()

  • A、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 B、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 C、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 D、实行对外开放
  • E、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正确答案:A,B,C,E

第3题:

政府解决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定量配给,向所有合乎条件的人给予同等量的供应,不合乎条件者不能享用这些公共产品;
2、排队供给,消费者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队消费,愿意等候者可以在自己的顺序上得到消费;
3、收费供给,向公共产品消费者收费,无力支付或不愿支付费用者不能消费;
4、免费供给,统一向所有公共产品消费者免费提供


第4题:

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土改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第5题: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正确答案: (1)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
(2)注重实践锻炼,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

第6题: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恢复国民经济
  • C、进行现代化建设

正确答案:B

第7题:

抽采瓦斯泵停止运转和恢复运转前有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当抽采瓦斯泵停止运转时,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如果利用瓦斯,在瓦斯泵停止运转后和恢复运转前,必须通知使用瓦斯的单位,取得同意后,方可供应瓦斯。

第8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 ),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5年底

D、1957年底


正确答案:A

第9题:

建国初期的禁烟运动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成效?


正确答案:旧中国遗留下严重的毒品问题,建国初期,全国罂粟种植面积达1500多万亩,有2000万人吸毒,30万人以制、贩毒为业;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我国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发动群众,力禁烟毒,基本禁绝了为患百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建国初期我国禁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取缔烟馆;强制戒毒;教育自戒;禁种鸦片;打击贩毒。

第10题:

混合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的有效供给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政府提供的产品中更多的还是仅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产品,即所谓的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主要类型及有效供给的特点:
① 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
最优化配置要求产品和劳务的定价原则是:单位价格=边际成本。
许多基础设施运行的边际成本为零,理应由政府来提供,但其排他性是可能的(收费),可有私人提供。然而收
费将导致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垄断利润+社会福利净损失),征税与政府提供则更好。
② 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
有些基础设施其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免费供应会出现拥挤和过度消费问题。私人提供,能
解决拥挤和过度消费问题,但是要考虑定价,以不出现过度拥挤为准。
③ 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产品——狭义的准公共产品。
有些产品所提供的利益部分由所有者享有,部分可有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如教育,具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称为准公共产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外溢会带来效率损失,为此,政府资助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以较低的价格股利消费,达到有效率的消费量。由于某些公民可以受到直接的利益,所以也应向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