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借“国有”名义

题目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激起了()、湖南、()、湖北几省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广东;四川;保路风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无人继承财产收归国有,这为各国所承认。国家以何种名义取得无人继承财产,主要有()这样的分歧。

A.国家当然取得主义

B.国家法定继承主义

C.国家先占取得主义

D.国家约定继承主义


参考答案:B, C

第2题:

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参考答案:A

第3题:

中国的科举制度于__________年由清政府宣布废除。


正确答案:
1905 

第4题:

清政府所谓的干线国有,是指把铁路()。

  • A、主干线收归国有,支线仍归商办
  • B、支线收归国有
  • C、部分收归国有
  • D、主线和支线全部收归国有

正确答案:D

第5题:

1905年,清政府宣布{ }、兴学堂,班级授课制逐步在全国各地实施。


答案:废科举,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第6题:

在下列的名词中,与“国有化”最相近的词是:()

A、征用

B、征收

C、没收

D、收归国有


参考答案:ABC

第7题: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说法错误的是()。

A:警告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必须向本人宣布并连交本人
B:警告是使用最广泛的行政处罚形式
C:责令停产停业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
D:将通过违法途径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属于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B
解析:
行政处罚法列举了六类行政处罚,分别是:①警告。警告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其违法行为所做的否定性评价,是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所造成的影响最轻微的处罚形式。警告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必须向本人宣布并连交本人,但法律规范明文规定可以口头方式作出警告的,从其规定,②罚款。罚款是指行政机关强制行政违法行为人承担金钱给付义务的处罚形式,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占有的,通过违法途径和方法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财产和物品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④责令停产停业。它是行政机关强制命令行政违法行为人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制裁方法,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它是行政机关暂时或者永久地撤销行政违法行为人拥有的国家准许其享有某些权利或从事某些活动资格的文件,使其丧失权利和活动资格的制裁方法,⑥行政拘留。它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作出的限制其在一定期间人身自由的处罚形式。

第8题: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化,企图侵吞民间股银,出卖国家路权,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运动。

A.保权

B.保路

C.公路

D.铁路


参考答案:B

第9题:

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B.清政府逮捕保路同志会负责人
C.赵尔丰制造了“成都血案”
D.吴永珊在荣县建立革命政府

答案:C
解析: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是保路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一政策名义上是将铁路商办改为国办,实际上是通过借款把铁路修筑权拱手送给帝国主义,以进一步出卖铁路主权换取帝国主义的欢心和支持,从而达到挽救其封建统治的目的。这种卖国政策,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的标志是反清起义的爆发和革命政权的建立,其直接原因就是“成都血案”的发生因此,正确答案是C。

第10题:

1911年5月,清政府借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激起湘、鄂、川、粤人民的反对,发展为()。

  • A、拒俄运动
  • B、保路运动
  • C、抵制日货运动
  • D、立宪运动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