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

题目

简述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一、内容1:管制改革:撤军机处改尚书为内阁成员等改革2: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强调君权的地位和君主的神圣,规定了臣民的权力和义务3:设立资政院和咨议局:其主要职能是广泛调研民间意愿,4:《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了皇权,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制衡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提高国会的地位。 
二、意义:1预备立宪从实际上讲是一场政治欺骗活动2他的一系列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阶级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更多的社会混乱3预备立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封建政治异体:资政院和谘议局4引进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思想,传播了宪政文化 

第2题:

简述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意义。
清政府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在向中国进攻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抵制侵略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阻碍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生产技术的输入,阻断了中国人民同西方世界的接触,限制了他们对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接受,从而延缓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延长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第3题:

中国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2分)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哪些体现?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

(3)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到什么感悟?(2分)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政治: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经济:洋务运动。思想:新文化运动(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作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翻了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弘扬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3)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4)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4题:

清政府颁布(),宣示预备立宪。

  • A、《仿行立宪上谕》
  • B、《十九信条》
  • C、《钦定宪法大纲》
  • D、《变法上谕》

正确答案:A

第5题:

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认为()只适合推翻清政府,而()才适合建设新的中国。

  • A、革命派;袁世凯
  • B、革命派;立宪派
  • C、袁世凯;立宪派
  • D、立宪派;袁世凯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简述预备立宪时期的改革内容及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改革内容:(1)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将原有的军机处裁撤,转而设立责任内阁,下设各部,实际上是所谓的“皇族内阁”。新设立的其他重要中央机构还包括为直帝提供咨询的弼德院和相当于参谋部的军咨处。地方上的机构改革主要是设立了各省的咨议局,拟订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和合法性。
(2)法制改革。设立修订法律馆,派专门的大臣主持修订法律,并修订頒行了商法、刑法等几部法律。《钦定宪法大纲》对君主立宪的原则作出了规定,但是主要以维护君权为主,而且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也没有得到贯彻。此外,还仿照西方的刑法,攽行了《大清新刑律》,引入了近代的刑法体系。
(3)地方自治政策。主要是仿照日本的政策而实行的,各省都依照幸租筹办了地方自治,大都建立了府厅州县的自治公所,这种自治活动,依靠地方士坤和大商人阶层的麥与,推动了各地工商业、文教事业的发展。
意义:首先,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而且从活动本质来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其次,从客观的实际影响来看,清政府实行的某些措施,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从实际作用来看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预备立宪的落后性,同之前清政府进行的洋务运动和新政一样,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第7题:

简述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人人都要自觉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
(2)要维护法制的稳定、统一和尊严。
(3)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8题:

1906 年9 月1 日,清政府公开宣布“预备立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1908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年为期。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