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经济林施肥时期的依据是什么?

题目

确定经济林施肥时期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经济林需肥时期也是吸收最旺盛时期;
(2)植物在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有差别;
(3)土壤中营养元素和水分变化规律;
(4)肥料性质:速效肥在需要前追肥,长效肥则要早施,且多做基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确定施肥时期是根据肥料的最佳利用时期及需肥规律确定最佳施肥时期。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简述水稻施肥时期、施肥比例、施肥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施肥比例
常规施肥N:P:K=2:1:1.2;高产地号施肥N:P:K=2:1:1.5~1.8。
(2)肥料种类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三大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
(3)施肥时期和方法
①基肥氮肥总量的40%,磷肥100%,钾肥50~6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入或和搅浆整地同时用施肥器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②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层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即6月5日前第一次蘖肥施完,6月10日第二次蘖肥施完,最晚不超过6月12日。
③调解肥(接力肥)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前后,11叶品种8叶前后,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如不使用调节肥时,则将10%调节肥用于基肥,即基肥由40%调整为50%。
④穗肥高产栽培的地块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40-5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拔节黄褪淡施肥,有病先防病后施肥,底叶枯黄、干尖先壮根后施肥,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
⑤叶面追肥秧田在秧苗生长期间分别在1.5叶期、插秧期(插前三带)追肥。本田结合防病叶面追肥2~3次,前期以氨基酸类含氮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第3题:

合理施肥的内容包括()。

  • A、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
  • B、各种养分的配合
  • C、肥料品种的选择
  • D、适宜的施肥时期
  • E、施肥方法和施肥量的确定

正确答案:A,B,C,D,E

第4题:

科学施肥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科学施用肥料首先要以上述4个施肥理论为基础,以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改良培肥土壤为目标,不仅要根据肥料的性质、作物营养的特点,而且要考虑土壤肥力、栽培制度(地膜覆盖下的科学施肥、不同轮作制度和间作套种的科学施肥)、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等因素。
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将土壤养分分为速效养分、缓效养分和无效养分;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将土壤养分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矿物态和有机态。

第5题:

经济林营造常用的区划系统和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常用的区划系统是:带-区-亚区-小区-级-组-类型。
依据如下:
立地类型带划分依据是以水热指标划分的生物气候带。
立地类型区、亚区、小区划分依据是区域地貌控制因子。
立地类型级划分依据是独立地貌控制因子(单独的地貌单元)。
立地类型组划分依据是对选择树种和造林技术起控制作用的主要限因子如地势,岩性,风力强度,土壤含盐量、pH值,地下水等。
立地类型划分依据是林地生产力控制因子如微地形,土壤质地、厚度、有机质、湿度等。

第6题:

指导施肥操作步骤包括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

  • A、施肥种类
  • B、施肥形式
  • C、施肥比例
  • D、施肥利用率

正确答案:C

第7题:

施肥时期是如何确定的?


正确答案: 基肥(底肥):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其目的是培肥和改良土壤及供应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的营养需要。
种肥:在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或幼苗根附近的肥料。其目的是给种子萌发或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追肥:是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入的肥料,其目的是补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养分,可多次。

第8题: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施肥配方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玉米施肥时不一定只用单一的单元素肥料,有时要用到复合肥和复混肥,或复合(混)肥与单一肥料都要用到,这就要求在使用各种肥料时必须计算养分含量,以免多用而产生肥害或增加投入,少用又达不到效果。

第9题:

茶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茶园施肥量?


正确答案:(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他元素肥料相结合;
(3)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4)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5)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6)因地制宜、灵活掌握茶园。

第10题:

合理施肥主要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首先,要考虑作物的营养特性。不同作物或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
其次,施肥必须根据土壤性质来进行,其中,着重要考虑的是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保肥供肥能力和是否存在障碍因子等情况。
再次,就是考虑气候与施肥的关系。气候影响施肥效果,施肥影响作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与利用。
此外,施肥必须考虑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