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题目

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雾的种类及成因,并分析雾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 雾的种类:
辐射雾:夜间地面和近地面气层,因辐射冷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而形成的雾。
平流雾: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使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而形成的雾。
雾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不利方面:雾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日照时间减少,改变光质成分;雾影响了土温和气温日较差,使日较差变小;雾使空气湿度增大,减弱农田蒸散。对作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等均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雾为病虫害提供滋生和发展条件。
有利方面:在寒冷季节,雾可减弱地面有效辐射,减轻或避免作物的冻害;雾对于以茎、叶为主要经济价值的作物有利,如茶、麻等,可还延长营养生长期而提高产量。

第2题:

西欧式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西欧式气候又称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美国西北部、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带、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角和新西兰等地。其中以欧洲西部最典型、范围最广,故又称西欧式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适中,全年有雨,秋冬较多,以气旋雨为主,多云雾,日照少,雨日多。冬季气温一般在0℃以上,夏季最热月气温一般在10℃~20℃间,年降水量一般在600~1,000毫米之间。
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西欧式气候全年有雨、湿润、冬季温和等特点,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夏季凉爽、不炎热、全年阴湿、日照少,以及多大风等,对农业生产又极为不利。

第3题:

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二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
三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四是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赶超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
第二,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
第三,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

第4题: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有利影响:夏季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业生产有利
不利影响:夏季降水过分集中,易成洪涝;冬季少雨,常有旱情。

第5题:

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特点、成因及其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房地产泡沫是指因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它通常表现为投机者将大量资金集中投入到同土地紧密相关的活动中,造成房地产价格远远脱离其使用价值,形成市场繁荣假象。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性。从价格指标来看,全国范围1992、1993年的房价波动与其他年份并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的指标可以看出,1992、199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的热点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泡沫现象较轻。从全国范围看,中国在92、93年出现了地产泡沫的一些特征和表象,但是全国范围的地产泡沫现象并不十分明显。
土地投机现象严重。这种状况在1992、1993年的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海南、北海等地区。中国1992、1993年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主要有:
土地投机:中国地产泡沫形成的直接原因。投机需求的增加造成市场的“繁荣”假象,引起进一步的涨价预期,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最终使价格膨胀为泡沫。在这一过程中,地价逐步脱离地租的贴现值,地价并非主要由地租间接决定,而是由市场上土地资产的买卖交易(很大程度上是投机交易)直接决定。这种状况在1992、1993年的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海南、北海等地区。
政府失败:中国地产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而言,地产泡沫的形成还有一系列的“非市场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失败”和“权力寻租”两大方面。政府失败是中国地产泡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它向前推动了土地投机等“市场因素”在地产泡沫形成机制中直接发生作用,向后则拉动“权力寻租”并使得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土地供应“双轨制”。划拨土地使用权非法入市与出让土地使用权所形成的“双轨”,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三种方式中协议出让与招标出让、拍卖出让所形成的“双轨”。双轨并存,一轨价高,一轨价低甚至无偿,这样在土地一级市场上就给土地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一些单位利用划拨取得的土地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搞合作开发,然后分享所得;还有的将划拨土地使用权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高价炒卖给他人,获得高额差价。这些违法行为在1992、1993年的“房地产热”中相当普遍。
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首先市场主体经济性质过于单一,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中近一半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比重过大所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国有企业不顾市场运行规律,盲目投入。另一方面,在泡沫破灭时却不肯降价,使泡沫效应久久不能消化。其次,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也参与炒作,使土地腐败现象更为严重。最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不合理,大批资金未经过严格的信贷程序就投入了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加剧,银行坏帐增加。
通过研究我国1992、1993年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总结经验,完善我们的土地供应机制、银行信贷机制以及政府的市场调手段,防止房地产泡沫再次危害我们的房地产市场。

第6题:

简述我国竞技体育的两个高潮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新中国的第1、2届全运会分别举办于1959年和1965年.这两届全运会代表着新中国克技体育发展的前两次高潮。
第一届全运动会:10658人参加,664人844次刷新106项全国纪录。7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
第二届全运动会:331人469次刷新130项全国纪录,24人4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基本方针的体育发展思路。遵循这一思路,同时结合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中国体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一批优秀的运动成绩。
2、经过60——63年三年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队伍得到了切实的休整,保证了重点项目,维护了特色项目,运动队伍更加精干,伤病员逐年减少。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在全国各行各业以此为契机力图创造一个新的发展跃进局面的氛围下,国家给竞技体育队伍恢复了比优裕的物质条件,也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经过竞技体育全体人员的艰辛努力,竞技体育发展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二个高潮。

第7题:

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一般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正确答案:D

第8题:

试述珊瑚礁的种类和成因及其研究意义。


正确答案: 根据珊瑚礁与海岸线之间的关系,珊瑚礁一般分为三种
1、岸礁:礁体附着于大陆或岛屿的海岸生长,呈带状分布,通常淹没于水面之下,有的也可露出水面。
2、堡礁:离岸较远,呈断续的条带状平行海岸发育,有如长堤环抱海岸,故又称堤礁。礁体与海岸之间的水域形成泻湖环境。
3、环礁:平面上呈环形,剖面上呈碗状,中央为礁湖,四周有缺口与外海水沟相通,常是大洋中优良的避风港。

第9题:

简述胶结物和杂基的概念及其成因意义。


正确答案: (1)杂基:<0.003mm的细粒物质,是随粗碎屑颗粒一起搬运而来充填在碎屑颗粒孔隙中间。由机械作用形成。
(2)胶结物:由化学结晶作用形成充填在碎屑颗粒孔隙中的化学物质,其结构特征与本身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和分布的均匀性有密切的关系。
(3)成因意义:
①杂基和胶结物的含量是识别流体密度和粘度的标志。一般重力流含较多杂基,牵引力含较多胶结物;
②杂基和胶结物的含量指示水动力条件。杂基含量高指示若水动力条件,胶结物含量高指示强水动力条件;
③杂基和胶结物的含量也是沉积速率的反应标志。沉积越快,杂基含量越高;
④杂基大多数是同生期的,而胶结物一般式后生的。

第10题:

中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成因:海陆间的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高原的热力、动力作用。
特点:雨量集中、降水变率大、云量和相对湿度全年以夏季最大、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