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沼果工程”的沼气发酵有什么技术要求?

题目

“猪沼果工程”的沼气发酵有什么技术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南方最典型的“猪-沼-果”模式属于庭院立体经营模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2题:

沼气发酵料液酸化后可用什么方法调节?


正确答案: 取出部分发酵液,重新加入相等数量的接种物或老沼气池中的发酵液,或加入适量石灰澄清液,并与发酵液混合均匀。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现阶段主要的循环农业模式的有( )。

A.猪-沼-菜模式

B.猪-沼-果(鱼)模式

C.鱼-桑-鸡模式

D.鸡-猪-鱼模式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为什么沼肥可以养鱼?沼肥养鱼有哪些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用沼肥(含有沼渣、沼液)养鱼,是将沼肥施入鱼塘,为水中的浮游动、植物提供营养,增加鱼塘中浮游动、植物产量,丰富滤食性鱼类饵料的一种饲料转化技术。沼肥养鱼有利于改善鱼塘生态环境。沼肥养鱼可增产12%,提高优质鱼比例。沼肥施入鱼塘,不再发酵,降低了泛塘死鱼的可能性,同时能减轻猫头鳋、中华鳋、赤皮病、烂腮、肠炎等常见病虫的危害。用沼肥在稻田养鱼,鱼养稻,粮食增产,鱼丰收。沼肥主要适应养殖鲫鱼、鲤鱼、草鱼、鲢鱼。
沼肥养鱼比较传统养鱼有明显效果,一是能明显降低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消耗,二是能增加浮游生物量的作用,可提高鱼的成活率,减少鱼病。
技术要点以池塘养鱼为例
⑴投入鱼苗种类及数量:宜放养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一般滤食性鱼类比例不低于70%,杂食性鱼类20%--30%。
⑵沼肥提取:沼气池正常发酵状态下,8~10立方米容积的用户沼气池5~7天可提取600~800公斤。
⑶成鱼养殖:一是环境条件,水深1.5~2.5米,面积1~10亩,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低于20厘米。二是鱼种放养,选择2月份前后的晴天进行,同时根据当地的养殖习惯和池塘水源、水质情况,确定主养品种,实行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做到合理密养。三是施肥投饲,在冬季池塘排水清塘以后,每亩施800~2000公斤沼渣作基肥,放养鱼种后,3~10月每隔5天每亩施沼肥200公斤,菜籽饼按鱼体重量的3%~6%投饲。比常规少投40%精饲料。四是巡塘,随时捞除污物、残饲、杂草,防止泛塘及疾病。五是沼肥适度投量的掌握,主要应掌握水色的透明度,一般其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五是发现鱼病及时防治,一旦发现鱼病,要正确诊断并及时用药,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足药量(具体措施可参考相关鱼病防治资料)。

第5题:

沼液(沼渣)对旱育秧有什么好处?技术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沼液作水稻旱育秧用肥,出苗率高,秧苗整齐,根系发达,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有利于壮秧高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①基肥: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田块作畦,畦宽1.5米,长度自定,沟深15厘米,畦面摊平,按每平方米均匀撒施沼渣4~5千克,翻拌入土,拌和均匀,保墒。播种前5天再每平方米施沼液10千克。
②面肥:播种时按每平方米再施沼液15~20千克,整平畦面后播种,若为塑盘旱育秧,则可直接摆盘于畦面上。
③追肥:水稻三叶期。称为“断乳期”,要靠秧根吸收营养,这时可用1份沼液加1份清水作叶面喷雾,5~7天1次。中途可视秧苗情况,用沼液兑清水(1:1)泼浇。
④出嫁肥:移栽前7天,按每平方米施沼液10~15千克,以促发新根,有利于移栽后迅速返青。

第6题:

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模式属于生物质能多层次再生利用和农村多能互补系统模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7题:

沼气发酵微生物有什么生长规律?


正确答案: 沼气发酵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可分适应期、对数生长期、平衡期、衰亡期4个时期

第8题:

南方“猪—沼—果”生态家园模式是以沼气池为纽带,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实用技术体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什么是沼气发酵工艺?


正确答案: 沼气发酵工艺是指从发酵原料到产生沼气的整个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第10题:

沼气发酵原料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堆沤处理?堆沤处理有什么好处?


正确答案: 当接种物用量小于10%或原料为风干粪、鲜人粪、羊粪、鲜禽粪时,在入池前必须进行堆沤。在堆沤过程中,可使发酵细菌大量生长繁殖,减缓酸化作用,还能防止料液入池后干粪漂浮于上层而结壳或产酸过多,使发酵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