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两种含义是什么?

题目

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两种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人类个人的个体老龄化:由人类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聚顶,受生物规律制约。
2、人类整个人口的群体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伴随人类发展和进步而出现的现象,受社会规律制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些不可以衡量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指标体系()

A.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体系

B.反映人口老龄化的扶养比指标体系

C.反映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指标体系

D.反映人口老龄化的密度指标体系


参考答案:D

第2题:

人口老龄化的标志是什么?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以上,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了老龄化(老年型)。

第3题:

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正确的论述是()。

A、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B、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C、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结果之一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提高

D、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人口趋于大龄化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出于增长状态,我国的老年人口将经历115年的增长。

第5题: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老年问题:
(1)个体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某些特殊需要的问题
(2)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的问题
A.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供给方面:
(1)劳动力人口年龄老化
(2)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导致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减少
(4)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比提高
B.对社会储蓄和投资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会使社会上的生产者相对减少,储蓄量减少。
C.对消费和产品结构的影响:对老年生活用品的需求的增加。
D.对社会养老保障的影响:社会养老金支出将大幅攀升。
E.对医疗保障、保健康复方面的影响
F.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
(1)有照顾需要的老人越来越多
(2)精神慰籍需要增加
G.对老年人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
(1)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问题
(2)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h、对代际关系及社会公平的影响

第6题:

人口老龄化的类型可划分为底部人口老龄化和顶部人口老龄化两种类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7题:

积极老龄化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一种观念,是指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让老人更好地适应社会不仅仅是让老年人可以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让老年人可以发展下去,让他们老有所用,充分肯定老年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第8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A、人口老龄化是在中国社会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

B、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C、人口老龄化速度慢

D、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生育率下降
(2)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老龄结构的“黄金期”并存
(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4)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
(5)高龄化率高
(6)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
(7)不平衡性

第10题:

人口老龄化及其衡量指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人口老龄化:从人口数量变化和年龄变化的角度来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1)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体系。
A.老年人口比例:老年系数,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B.少儿人口比例:少儿系数,指14岁及一下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C.老少比: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比。
D.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按年龄排列分成两部分人数相等的年龄,一半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一般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下。
(2)反映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指标体系:指某一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或老龄化程度由某一程度到另以程度所需的时间。
A.一定时期(5、10年或更长)的老年人口比例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比或增长速度。
B.一定时期(5、10年或更长)每年平均增加的中位年龄数(岁数)。
C.老年人口比例由某一程度增加到另一程度(一般为倍增)所需的年数。
D.年龄中位数由某一年龄(20、30岁)增加到另一年龄(20、40岁)所需的年数等。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时,我们称为“老龄化社会”,当这个比例增到14%,称为“老龄社会”
(3)反映人口老龄化的抚养比指标体系:
A.少儿抚养比:少儿抚养系数,指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数与15-59岁(或64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B.老年抚养比:老年抚养系数,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59岁(或64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C.总抚养比:总抚养系数,指非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与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