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是谁说的?()
第1题:
A: 晋灵公不君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求也退,故进之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2题: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的特殊用法是()
A、为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意动用法
D、对动用法
第3题: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4题: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句中“安之”意思是()。
第5题:
“既来之,则安之”中的“安”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第6题: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来”的特殊用法是为动用法,可翻译为“为……来”。()
第7题:
第8题:
A、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D、武丁朝诸侯。
第9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文中“既来之,则安之”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第10题:
()中提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