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指环虫的生活史。

题目

简述指环虫的生活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牛泰勒虫的生活史。


参考答案:感染泰勒虫的蜱在牛体吸血时,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入牛体,形成大裂殖体。大裂殖体发育成熟后,破裂为许多大裂殖子,重复上述的裂殖生殖过程。部分大裂殖子可循淋巴和血液向全身播散,有的可形成小裂殖体。小裂殖体破裂为许多小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变为配子体。
幼蜱或若蜱在病牛身上吸血时,把带有配子体的红细胞吸入胃内,配子体由红细胞逸出并变为大小配子,二者结合形成合子,进而发育成为棍棒形能动的动合子。动合子穿入蜱的肠管及体腔等各处。当蜱完成其蜕化时,动合子进入蜱唾液腺,开始孢子生殖,产生许多子孢子。在蜱吸血时,子孢子被接种到牛体内,重新开始其在牛体内的发育和繁殖。

第2题:

下列寄生虫属于蠕虫的是()

A、车轮虫

B、小瓜虫

C、指环虫

D、黏孢子虫


参考答案:C

第3题:

简述典型吸虫的生活史中各种虫态的一般特征。


参考答案:典型吸虫生活史分为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成虫等阶段。
卵:呈卵圆形,多数具卵孔,有卵壳包围。
毛蚴:生活史中第一个自由游泳时期,身体呈现梨形,披有纤毛,毛蚴很活跃,在水中自由、游泳,寻找中间寄主。
胞蚴:毛蚴进入螺体后脱去纤毛形成一囊状物,保留毛蚴的体壁和原肾,靠体表吸收寄主的、营养,可进行无性繁殖。
雷蚴:长圆形,后端较钝,具口、咽,及不分枝的肠,通过肠道或体表吸收寄主的养料,可、进行无性繁殖。
尾蚴:生活史中第二个自由生活阶段,有一长形尾,有口、口吸盘,肌肉质咽及分枝的肠道,身体前端有穿透腺,也有原肾。
囊蚴:椭圆形,无眼点,大多寄生于鱼类肌肉中。
成虫:虫体柔软扁平,前窄后宽,形成口吸盘及腹吸盘,寄生于肝、肺及血液处吸取营养。

第4题:

指环虫病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环虫;鳃丝粘液增多,鳃丝肿胀,苍白色贫血,肝脾肾等发生病变,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温度为20-25℃,主要危害鲢鳙草鱼。防治:鱼种放养前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分钟,以杀死鱼种上寄生的指环虫。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使池水达0.2-0.3ppm的浓度,或2.5%敌百虫粉剂1-2ppm溶液全池遍洒。敌百虫面碱合剂(5:3)0.1-0.24ppm遍洒。

第5题:

简述指环虫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①头器2对
②眼点2对
③7对边缘小钩
④卵生
⑤肠连结

第6题:

下列寄生虫属于原虫的是()

A、三代虫

B、黏孢子虫

C、指环虫

D、血居吸虫


参考答案:B

第7题:

棉花抗虫性包括生态抗性和(),前者指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抗虫性。


正确答案:遗传抗性

第8题:

简述痢疾内变形虫的形态、生活史及防治原则。


参考答案:又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于人体肠道中,虫体有时可进入肝、脾或肺,引起脓肿。急性患者如不及时医治,十天左右就可致死。形态包括营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前者又可分为大滋养体和小滋养体两个时期。大滋养体寄生于宿主的肠壁组织中,以红细胞为食,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为致病型。成熟的四核包囊为感染阶段,人误食包囊而受感染,发病与否决定于寄主的抵抗力强弱。
防治措施是:①注意水源及饮食卫生,防治病从口入;②及时治疗病人,减少带虫者;③管理好粪便,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

第9题:

简述指环虫病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1)轻度感染:症状不明显,危害性不大。
2)重度感染:尤其在鱼苗鱼种阶段。
A.由于指环虫的锚钩和小钩钩住寄主的鳃,破坏鳃丝,鳃部浮肿,并产生贫血,导致呼吸困难。
B.指环虫在鳃上运动,刺激鳃的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引起呼吸困难。
C.更严重时,鳃丝上皮细胞破坏后,给其他致病菌进入创造条件。
D.白细胞增多

第10题:

描述指环虫的形态,简述鱼类指环虫病的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病原体为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种类很多,是一类较小的单殖吸虫。虫体一般长而扁平,叶片形。虫体的前端有2对头器,由单细胞的头腺和腺管组成。头部背面有4个眼点,呈方形排列。头部腹面有口,下接口管、咽、食道,其后是2支分叉的肠管,在虫体的后部连接成环。虫体的后端有1个圆盘状的固着盘,其上有1对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
指环虫雌、雄同体。虫体的后部有1个精巢,精巢的前方为1个卵巢,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储精囊、交配器组成,雌雄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生殖孔组成。雌雄生殖孔分别开口于虫体的前方肠的分叉处。
指环虫的生活史简单,卵生。卵呈圆形,一端有一小柄,柄末端小球状。卵孵出的幼虫身上有5簇纤毛,4个眼点和7对边缘小钩。幼虫借纤毛在水中游动,遇到适当寄主,即附着于鳃上,脱去纤毛定居发育成成虫。
[症状及病理变化]指环虫靠其后固着器寄生于鱼的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发生变性或坏死,鳃因贫血而呈苍白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盖张开,窒息而死。
[流行情况]该病是淡水鱼类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多数流行于春末夏初,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在鱼种越冬时也可发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可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鱼中放养前用浓度为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0min。
(2)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90%),浓度为0.3~0.5mg/kg。
(3)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浓度为0.2~0.3mg/kg。
(4)淡水白鲳患病,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