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小说领域的新变化。

题目

试析“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小说领域的新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双百方针是邓小平于1956年提出的。()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双百方针”具体内容是什么?何时提出?


正确答案: 百花齐放指艺术上可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可自由争论、1956年5月2日。

第3题:

“双百”方针期间出现的有益的文学探索不包括()。

A.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B.诗歌《草木篇》

C小说《红豆》

D.小说《青春之歌》


参考答案:A

第4题:

“双百”方针是由()在()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毛泽东 ; 1956

第5题:

“双百方针“的提出时间是()年。


正确答案:1956

第6题:

简述从政治角度考察“双百方针”提出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双百方针”是根据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根据人民内部矛盾已经突出并成为迫切需要正确处理和解决的新课题的情况下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通过民主说理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这种民主说理的方法,运用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文化,是通过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实现的。“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以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和文化科学事业的急切需要为依据的。1956年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为了改变文化科学的落后状况,必须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事业;从文学艺术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大大改善,人民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他们需要作家、艺术家为他们创造出具有高度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文艺作品,这就必须迅速地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双百方针”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及时提出来的。“双百方针”不仅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来的,而且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包括文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双百方针”正是为了开拓个人创造、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用竞赛而不是禁止的方法鼓励优秀的作品抵制低劣的作品,发展无产阶级文艺事业。

第7题:

“双百”方针是()提出的,它是我国促进科学和文化艺术发展的()方针


正确答案:毛泽东;基本

第8题:

“双百方针”的提出者是郭沫若。()


正确答案:错

第9题:

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的“双百方针”。


正确答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10题:

结合《春之声》试析王蒙小说艺术风格的新变化。


正确答案: 《春之声》是王蒙在经历30年坎坷生涯以后,在创作中大胆借鉴“意识流”手法用以表现日益复杂的生活和情感的代表性作品。
《春之声》在艺术手法上的大胆创新,表现在采用意识流手法,以主人公岳之峰为中心点,以大量感官印象引发自由联想,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结构线索,形成“放射性”布局结构,多线条、多层面、多视角地在过去、今天、未来之间来回转换,从而大大拓展了现实空间,加快了心理流程的速度,扩展了小说的容量,同时与五光十色、变化频仍的现实生活保持和谐。
作品借鉴了意识流的手法,而不是纯粹意识流小说;注重心理探索,但不排斥描写客观环境和人物行为;大量的印象、感觉、联想并非杂乱无章,而是经过了理性的筛选和梳理;内心独白、暗示、象征与客观叙事、描写结合,总体上呈现出乐观向上的基调,体现出一种开放的现实主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