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代古文献学特点和各方面成就。

题目

简述清代古文献学特点和各方面成就。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各科全面发展,以考据见长,尤以文字、音韵、训诂成就最高。
其分期为:1.清初期,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思想家兼古文献学家为代表;
2.清中期,为考据学全盛时期,形成乾嘉学派,此派按师承与地域,又可分为三派:吴派、皖派、浙东派,分别以惠栋、戴震、万斯同为代表;
3.清晚期,今文经学重新兴起,经历了由学术到议政的变化,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近代是清代考据学的延续,以章炳麟、王国维为代表。
清代古文献学以古代语言文字学的成就为核心和骨干,其他诸学前面开花,是我国古代文献学的一个高水平的总结,也是现代古文献学发展的一个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简述清代训诂的特点。


正确答案:1、标榜“汉学”;
2、对哲学概念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
3、训诂与校勘相结合;
4、深入研究《说文解字》和古文字;
5、创通古人用词造句修辞的条例;
6、用归纳类比的方法研究虚词;
7、把音韵文字的理论与规律运用于训诂;
8、把语法学也用于训诂。
清人训诂一般是局限于先秦两汉文献的考索,很少措意于唐以后的语言现象的研究,且过分强调考据。

第3题:

在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是()

A、娘日归泥

B、古无轻唇音

C、古无舌上音

D、喻四入定


参考答案:BC

第4题:

简述中国古文献学史分期。


正确答案:先秦(含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含辽、金)、元明、清及近代。

第5题:

简述文献学的称谓问题。


正确答案: 文献学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属于二级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被称作古典文献学,而在历史学的一级学科下被称作历史文献学。从专业名称上讲,设在中文系的文献学专业为古典文献学,设在历史系的文献学则叫做历史文献学。这两种专业称谓上的差异,说明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的叙述和举例侧重于文学文献,后者则侧重于历史文献。不过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这种区别只是相对的,古典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大体上是一样的,比如都必须讲到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因此,中文系的同学,学习古典文献学这门课程时,不妨参考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教材和书籍,学习历史文献学这门课程时,不妨参照古典文献学方面的教材和书籍。中国文史不分家的学科传统在文献学这门课的学习中体现得很充分。

第6题:

简述坦比哀多的外形特点和成就。


正确答案:坦比哀多神堂外墙面直径6.1米,周围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有16根柱子。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鼓座,外加一圈柱廊,使它的体积感很强,十分雄健,坦比哀多虽小,但有很强的层次感,有多种几何形体的变化,虚实映衬,构图丰富。环廊上的柱子,经过鼓座上臂柱的接应,同穹顶的肋首尾相连,从下而上,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坦比哀多的比例极为和谐,遵循着纯粹的古典主义原则。值得一提的是,伯拉孟特的设计很有弹性,所以这种构图在全球各地被广泛复制。

第7题:

简述朱熹在古文献学上的成就与不足。


正确答案:朱熹(南宋)不仅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宋代古文献学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韩文考异》及后人所编《文集》与《朱子语类》。
其古文献学特点:
1.主张分析义理与训诂考证相结合,即集理学之成,又畅考据之流;
2.考辩群书,指伪摘谬,在辨伪原则方法上成就显著;
3.重视校勘,得失相兼;
4.力求说解文字简要明晰。

第8题:

列举陈垣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成就


参考答案:

目录学:《文津阁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四库书目考异》《敦煌劫余录》等
年代学:《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
避讳学:《史讳举例》
校勘学:《元典章校补释例》《校勘学释例》


第9题:

简述宋代古文献学独有特色。


正确答案: 疑(经)辨(伪)成为古文献学中的普遍风气。义理之学为主流,训诂考据之学也在发展,并向义理之学渗透。

第10题:

简述清代朴学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原因:宋明以来,程朱理学一直被视为正统儒学,具有无上的权威性。清儒有感于空谈误国,一反宋明以来空谈心性的不良学风。在反对宋学空疏的过程中,清儒对汉学青眼有加,于是导致了朴学的发达。
(2)特点:朴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两派。吴派以惠栋为代表,皖派以戴震为代表,但两派都能从小学(音韵、文字、训诂)入手,了解和判断经议,功底深厚,学风扎实,全面清理了中国历史文化,成就卓著,对中国文化起巨大的作用。只是,这种学问的“实”,最终落到文字训诂上,走的仍然是“皓首穷经”的老路,于国计民生相悖离,也无益于人文精神的发扬,却不能不说是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