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小说创作是怎样转型的?

题目

刘心武小说创作是怎样转型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继《班主任》之后,继续关注时代问题,创作了一系列被称为“问题小说”的作品,如《爱情的位置》等。1981年发表中篇小说《如意》,走出“问题小说”模式,向人物心灵深处开掘,执着对人的关注和思考。其后发表了一系列立足于现实新闻题材和对世态人情的文化思考的作品,如《王府井万花筒》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刘心武的短篇小说()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开端的标志,它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正确答案:班主任

第2题:

短篇小说《伤痕》的作者是()。

  • A、卢新华
  • B、从维熙
  • C、刘心武
  • D、冯骥才

正确答案:A

第3题:

小说《烟壶》的作者是()。

A、邓友梅

B、冯骥才

C、刘心武

D、莫言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刘心武小说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特色。


正确答案:从创作《班主任》开始,刘心武就将关注的重点聚集于人的内心与精神世界,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的关注和同情,力图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和爱,体现了他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如《如意》。人道主义特色体现在:他肯定了人性需要的合理性,对扼杀人性的环境予以毫不留情的鞭挞,并希望唤起人们自觉意识,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去融化十年动乱在人们心中累积的坚冰。

第5题:

1981年,刘心武发表了中篇小说(),这是他走出“问题小说”模式,向人物心灵深处开掘的重要一步。


正确答案:《如意》

第6题:

代表刘心武80年代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代表刘心武80年代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是《钟鼓楼》。

第7题:

刘心武的长篇小说()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正确答案:《钟鼓楼》

第8题:

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是“反思文学”的开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伤痕小说”因()的《伤痕》而得名,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和谢惠敏。


正确答案:卢新华;宋宝琦

第10题:

小说《班主任》的作者是:()。

  • A、刘心武
  • B、王蒙
  • C、王朔
  • D、贾平凹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