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公文用印制度的内容。

题目

简述公文用印制度的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公文用印制度具体内容是:
(1)印章的刻制、启用及废止的程序及规定;
(2)印章种类及其使用范围;
(3)印模适用规则;
(4)监印方法要求;
(5)印章管理者的责任与任职资格规定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两张粘连的公文纸的连接处加盖印章的公文制度称为()

A.用印制度

B.卷轴制度

C.勾检制度

D.骑缝制度


参考答案:D

第2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制度制度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纸张已成为公文唯一载体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公文制作制度
1.公文用纸制度,重要的是用黄纸书写,以防虫蛀,一般公文用白纸书写
2.卷轴制度,开则便于阅读,批答,合则便于携带,收藏,是公文形式的一发进步
3.用印制度,改用朱色水印
4.骑缝,押缝制度,根据纸制公文的特点,起到防止公文伪造,保证其真实性的作用
5.连暑制度,也称联署制度,即几位官员在同一公文上联合签署姓名,以表示对该公文内容共同负责
6.勾检制度,专门稽核皇帝和中央政府颁发的下行文,说明对公文的复核已有专门部门负责
7.帖敕,即由主持朝政的大臣在奏章后签署意见,做为敕命,批发判行8.一文一事制度

第3题:

简述公文的书面格式的内容。


参考答案:公文的书面格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文头部分内容 1.公文管理标识。包括公文代码、份号、秘密等级、缓急时限、以及收文处理等。 2.公文版头。也叫发文机关版头。发文机关版头简称"文头”。文头是发文机关用来制发正式文件时使用的发文机关标识。 3.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号及该年度的发文序号组成。 4.签发人姓名。在公文中标注签发人姓名,是表示公文生效并对该公文内容郑重负责的一个标志。一般供上行文选用。  (二)行文部分 公文的行文部分包括公文标题、题注、主送机关、正文、无正文说明、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机关印章与领导人签署、注释及特殊要求说明等项。 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习称完全式)组成。发文机关和事由可据文种要求去留(习称省略式)。  2.题注。主要用于会议通过的时间或领导机关批准发布的公文。内容主要是注明公文产生的法定程序和产生时间,有时还注明生效时间,加圆括号置于标题下方居中的位置。但并不是每份公文都标有题注。 3.主送机关。即发文机关要求对公文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也称受文机关。 4.正文。是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5.无正文说明。无正文说明是指由于篇幅所限,使公文生效标识与正文不能同处在一个页面上而出现分离状况时,为维护公文的完整性而作的说明,即写"此页无正文”,标注位置应在发文机关落款一页的左上方第一行顶格书写,并用圆括号括上。 6.附件说明。附件说明是用以说明附属在公文正文之后的有关文件材料的名称及件数的。附件是相对公文正件而言的。在内容上,附件是附属于公文正文的,它对正文的有关问题起补充说明或参考作用;在形式上,附件是公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可随意分开,有附件的公文,附件就同正件一起组成一份完整的公文。附件说明则有助于附件的查阅与保护。公文附件的形式一般有图表、目录、名单、简介及其他有关文件材料。附件说明位于正文或无正文说明的左下方公文生效标识之上,注明所附文件材料名称及件数。然后,在发文机关落款和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附上所列附件的材料。 7.生效标识。包括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机关印章。  (三)文尾部分 1.主题词。是反映公文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其作用是便于计算机检索。 2.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的机关。抄送机关名称标注于印制版记上方。抄送机关排名可依上级、平级与不相隶属、下级的次序排列,各级之间用分号。 3.印制版记。包括印发机关名称、印制日期、印制份数位于公文末页下端。

第4题:

简述公文审核签发制度的内容。


正确答案: 公文审核签发制度是为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效用,在审核签发时应遵循的各种规定。
(1)审核(含复核)制度。具体包括:
①规定文稿审核(含复核)的范围、程序、内容及重点;
②审核(含复核)人的责任及任职资格条件;
③审核(含复核)修改文稿方式、退文条件及操作。
(2)签发制度。具体包括:
①规定文件签发种类;
②签发权限、签发人责任、签发程序;
③会商会签程序、范围、形式、手段等。

第5题:

机关公文处理工作除了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之外,还有()

  • A、收文登记
  • B、公文传阅
  • C、整理归档
  • D、印制和用印

正确答案:C

第6题:

公文用印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A. 印发手续不完备的,在未补办手续时不得用印
B. 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注意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日期
C. 两个以上的机关或部门联合下发的公文,各别机关部门都要加盖印章
D. 公文用印要核实份数,超过分数不能盖印


答案:A,C,D
解析:

第7题:

公文用印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以领导签发的原稿为依据,核对无误后方可用印;
(2)用印要端正清晰;
(3)两个以上机关的发文,各机关都要用印;
(4)印章要与制发机关名称相异之;
(5)要核实用印分数。

第8题:

公文的制发程序是( )。

A.草拟审核复核用印签发

B.分发草拟审核用印签发

C.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用印

D.草拟审核复核签发用印


正确答案:C
C【解析】通用公文的制发程序又叫发文办理。《办法》规定:“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故答案为C。

第9题:

()朝代(或时期)开始实行文书用印制度,规定公文必须用印。

  • A、商代
  • B、西周
  • C、秦汉
  • D、宋代
  • E、明朝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简述公文生效时间的内容。


正确答案: 公文的生效时间即公文现行效用时间范围的起点,通常由如下几种情况:
(1)公文自形成之日起生效。
(2)公文自通过或批准日起生效。
(3)公文自公布日起生效。
(4)以公文自身规定的时间为生效时间。
(5)以其他公文规定的时间为生效时间。
(6)以公文送达规定受文者的时间为生效时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