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以后到“文革”以前,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几个阶

题目

从建国以后到“文革”以前,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怀老师对经济法的研究是在()。

  • A、建国以前
  • B、建国以后
  • C、文革以前
  • D、文革以后

正确答案:D

第2题:

按照今天对新闻评论的理解,我国的新闻评论发端于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 按照今天的理解,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我国报刊言论发端于19世纪初期。1815年在马六甲出现了最早的以我国文字刊行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登载论说;1833年在广州发刊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也登有少许言论。这类言论多为宣传宗教道德的文字,对政治经济所涉不多。
随着外人在我国办报活动的开创,陆续出现了《中外新报》(1858年)、《上海新报》(1862年)以及首倡社论的《申报》(l872年)。这些报纸虽然发表了不少言论,但多半宣传宗教,宣传西方的所谓进步文明,灌输奴化思想,对中国人民只能起一种麻醉的作用。应该说,新闻评论在报纸上地位的真正确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以后。

第3题:

报纸的主要内容是()。

A新闻和广告

B新闻和时事评论

C新闻和副刊

D时事评论和副刊


B

第4题:

报纸产生以前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怎样进行的?


正确答案: 新闻的本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新近发生的各种事实。因此,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了新闻传播活动。报纸产生以前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口头传播阶段和文字传播阶段。
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上发生的事实,靠口头进行传播。比如,什么地方发生自然灾害,什么地方发现大批兽群,什么地方发生氏族之间的争斗等,都是靠口传。这种口头传播,横的方向是一传十,十传百;纵的方向是一代传一代。我国远古时代留传下来的许多神话、传说,象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等,就是靠口头传播存留下来,后由文人写到古书上的。
文字产生以后,新闻传播有了大的飞跃,出现了多种传播形式,如统治者的文告、史官的记事、私人之间书信等等。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新闻记事性质的文字,如“王其寻舟于河”,“今夕奏舞,有雨”。商、周时代,朝廷设立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并且派遣官员到各地采风问俗,了解民情民意。这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新闻传播已经发展到由政府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的阶段。可惜那个时代没有报纸把这些新闻及时传播到更大的范围,只是把天子的言行和各种新闻事实刻在由宫廷保存的简策(编连成册的竹简)上,传诸后世。所以,那个时代的新闻传播主要是纵向传播而不是横向传播。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等人根据殷、周史官留传下来的史料,编定了《尚书》、《春秋》、《左传》等史书,其中保存了许多当时的新闻资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史官有点类似现代的新闻记者,以记载帝王文告、命令为主体的《尚书》有点类似新闻公报式的著作;以简明记事为特征的ct春秋》有点类似新闻标题式的著作;用历史事实注释《春秋》的《左传》有点类似新闻报道式的著作。但是,这些著作毕竟不是以横向传播为目的,不能称之为报纸。台湾有的新闻学者认为《春秋》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孔子是我国新闻记者的祖师爷(朱传誉《先秦新闻传播事业》)。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取消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帝国,实行言禁,焚书坑儒,新闻传播受到严格限制。
到了汉朝,恢复分封制,并允许各地诸侯王在京城设立办事机构——邸。邸的任务有两项:一是“通奏报”,即负责沟通封建王朝与地方政权之间的信息;二是“待朝宿”,即负责接待来京朝觐的各地首脑和使臣。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根据汉朝有邸的这一事实,断言汉朝已经有了“邸报”,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为,第一,从汉朝的历史文献中找不到有关“邸报”的记载;第二,迄今为止没稿发现汉朝“邸报’’的实物。因此,我国新闻史学界多数人的意见认为,汉朝有邸无报。我国最早的报纸是在唐朝出现的。

第5题:

由政论报纸演变为新闻评论,其重要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由政论报纸演变为新闻评论,其重要标志是《时报》首倡的时事短评“时评”。
《时报》是维新派报纸,创办于1904年,其首倡的“时评”给新闻评论注入了新的生机,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该报主办人狄平子(楚青)说“吾之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而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尔。”
“时评”大致相当于现在报上的“短评”或“编后”,它抓住当天报上的一则新闻,题目具体,一事一议,使报纸找到了一个新闻和评论相配合的形式,为各报开辟时评或类似时评的言论专栏起了示范作用。

第6题:

简述我国体育产业从萌芽到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1)探索试验阶段(1979年至1992年)
(2)全面发展阶段(1993年至1995年)
(3)初步形成体系阶段(1996年至今)

第7题:

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有何异同点?


正确答案: (1)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的相同点
①性质相同
都是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②所有新闻媒介中的新闻评论都有它们的共性:
A.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B.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C.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③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共性较多,有些报纸评论在广播中播出,也就成了广播评论。
(2)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的不同点
①广播新闻评论相对于报纸新闻评论而言,它是“有声评论”和“口语化评论”。
②传播方式不同广播新闻评论是口播的,是说话,不是文章;是听的,不是看的;是稍纵即逝的,不是白纸黑字,可以反复看的。
广播新闻评论靠声音传播,因而带有广播传播的优势和弱点,在传播快、感染力强和公众性广等方面占优势,而在稍纵即逝、不留痕迹方面又有其弱点。而报纸新闻评论则在传播的速度、广泛性上处于劣势,在保存性和持久性上处于优势。
③由于两者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因而在选题、论证、结构和语言上就有所不同。

第8题:

简述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结合当代媒体发展简述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融合化趋势。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同媒介间评论样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同一媒介不同评论体裁、样式间的穿插于融合。
2.个性化趋势。评论栏目个性化,评论文章或节目的个性化,评论员的个性化。
3.开放化趋势。选题范围的开放性,选题方式的开放性,议论方式的开放性,结论方式的开放性。
4.专业化趋势。评论内容与范围的专业化,评论主体的专业化,评论方式的专业化。

第9题: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都具有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和科学性等共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具有如下特点:
(1)多种传播符号凸显优势
电视新闻评论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报道词声音、同期声、字幕、照片、图表、图像等,因而可充分显示“形象化评论”的特色,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评论手段更丰富多彩。
(2)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
电视直观性强,信息代码少,受众可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由于画面本身会“说话”,电视评论记者有时无需再做文字上的描述,保留现场声即可,可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应该说,电视比报纸更具有“眼球吸引力”,因而其受众面更广。
(3)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
电视图像有可视性,形象感人;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采用“面对面交谈”形式,产生“自己人效应”,可充分吸引观众;同时电视评论可引入多种评论者的同期声(包括现场采访中的议论评述),使论据更为真实可信。因此电视评论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第10题:

建国后,我国社会保险的发展经历了初时阶段、调整、发展阶段、受文革“干扰”破坏阶段、()四个阶段。

  • A、改革前进的阶段
  • B、十分完善阶段
  • C、文革后阶段
  • D、开放阶段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