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造影剂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于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的对比

题目

碘造影剂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于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的对比剂,局部予以冰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化疗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

A.配制药液应在短时间内使用

B.药液外渗皮下应做局部热敷

C.使用前应了解血象及肝功能

D.若出现胃肠道反应停止用药

E.注射拔针前,要抬高静脉注射肢体


正确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肿瘤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的护理。

第2题: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作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D

第3题:

应对抗肿瘤药物血管外渗的措施包括

A.化疗应由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

B.当化疗药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注射

C.根据化疗药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D.预防给予糖皮质激素

E.发生外渗后,局部使用解毒剂


正确答案:ABCE
ABCE【解析】(1)化疗应由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2)当化疗药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注射。(3)根据化疗药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4)局部使用解毒剂是化疗药外渗处理的重要环节。

第4题:

肿瘤患者化疗时,一旦药液溢出血管则应立即

A.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药
B.静脉注射解毒药
C.局部涂氢化可的松,热敷24h
D.停止注药或输液并立即拔针
E.硫酸镁湿敷或理疗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患者输注发疱类和刺激性药物出现外渗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尽量回收残留药物,继续输注

B.停止输注,尽量回抽残留药物

C.局部组织未发生坏死不,需通知医生

D.外渗部位热敷

E.如果回血良好,可继续输注


答案:B

第6题: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如发生药液溢出血管外,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拔针

B.停止注射,试抽溢出的药液

C.局部热敷

D.减慢输液速度


参考答案:B

第7题: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护士对局部紧急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尽量回抽局部药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正确答案:D

第8题:

发生化疗药外渗时,以下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A、怀疑或确认化疗药外渗,立即停止注射或输液

B、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的情况

C、抽出外渗的药液后,用强的松龙局部封闭

D、药物外渗局部要持续观察、对症处理,对病人做好安抚工作


正确答案:C

第9题:

化疗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

A.配制药液应在短时间内使用

B.药液外渗皮下应作局部热敷

C.使用前应了解血象及肝功能

D.若出现胃肠道反应停止用药

E.注射拔针前,要抬高静脉注射肢体


正确答案:ACE
解析:肿瘤化学疗法的护理

第10题:

周女士,20岁,因发热、咽痛一周,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接受化学治疗。

护士发现静脉注射柔红霉素时,药液渗出血管外,立即作如下处理,其中哪项错误
A.尽量回抽局部渗液
B.外渗局部以0.5%普鲁卡因封闭
C.外渗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D.外渗局部热敷
E.抬高患肢

答案:D
解析:

(1) 肝、脾、淋巴结增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尤其显著。增大的肝、脾质软,表面光滑,可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但多局限于颈部、颌下、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其增大程度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为显著。有时因纵隔淋巴结增大引起压迫症状而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和静脉回流受阻。(2) 骨和关节浸润:患儿骨、关节疼痛较为常见,且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约25%患儿以四肢长骨、肩、膝、腕、踝等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其中部分患儿呈游走性关节痛,局部红肿现象多不明显,并常伴有胸骨压痛。骨痛的原因主要与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压迫和破坏邻近骨质以及骨膜浸润有关。(3)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白血病细胞侵犯脑实质和(或)脑膜时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浸润可发生于病程中任何时候,但多见于化疗后缓解期,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嗜睡、视盘水肿等;浸润脑膜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脊髓浸润可引起横贯性损害而致截瘫;也可出现惊厥、昏迷。
E选项错在阿糖胞苷毒副作用为①造血系统:主要是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 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②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治疗初 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严重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病;③较少见的有口腔炎、食管炎、肝功能异 常、发热反应及血栓性静脉炎。阿糖胞苷综合征多出现于用药后6 -12小时,有骨痛或肌痛、咽痛、发热、全身不适、皮疹、眼睛发红等表现。用药禁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环磷酰胺注射液,一种化疗药,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和尿痛、可在给药后几小时或几周内出现,通常在停药后几天内消失。
如出现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柔红霉素外渗,立即停止注药 或输液,将针头保留并接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剂,如8.4%碳酸 氢钠5毫升或地塞米松4毫克局部静脉注射。也可用2%普鲁卡 因2毫升+生理盐水5?10毫升或用50?100毫克氢化可的松患 处注射。局部冷敷6?12小时,将化疗药局限于局部,禁用热敷。 有报道可在患处涂抗氧化剂二甲亚砜,每6小时1次,共2周。也可用氟轻松软膏或如意金黄散外敷,硫酸镁湿敷。如果非手术 治疗2?3天后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可以考虑外科治疗,早期 手术切除可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