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剂制备过程中,若主药含量极少,可采用()为稀释剂

题目

在片剂制备过程中,若主药含量极少,可采用()为稀释剂

  • A、淀粉
  • B、糊精
  • C、糖粉
  • D、硫酸钙
  • E、硬脂酸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片剂主药含量应为0.339如果测得颗粒中主药含量为66%,那么片重应为

A.0.19

B.0.29

C.0.39

D.0.49

E.0.59


正确答案:E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2题:

欲制备每片主药含量为120 mg的片剂,请计算理论片重。已知颗粒中主药含量为45.6%,合格含量标示范围为95%一105%。


正确答案:×
片重=主药含量/颗粒中药物含量=120/0.456=263mg263×95%=249.8mg263×105%=276.2mg理论片重范围应为249.8—276.2mg。

第3题:

某片剂中主药每片含量为 0.2g ,测得颗粒中主药的百分含量为 50%,则每片所需的颗粒量应为( )g。

A 0.1

B 0.2

C 0.3

D 0.4


正确答案:D

第4题:

某片剂中主药每片含量为0.2g,测得颗粒中主药的百分含量为50%,则每片片重为

A.0.1g

B.0.2g

C.0.3g

D.0.4g

E.0.5g


正确答案:D

第5题:

制备片剂时下列哪些情况需加入稀释剂或吸收剂

A.主药剂量小于0.1g

B.浸膏含量少

C.浸膏黏性太大

D.含有较多挥发油

E.含有较多其他液体药物


正确答案:ACDE

第6题:

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为避免片剂顶裂/分层,可采用的措施包括( )

A.使用塑性材料

B.减少细粉

C.增加粘合剂的量

D.增加润滑剂用量

E.控制水分含量


正确答案:ABCE

第7题:

下列片剂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 )。

A.主药含量小于lO mg

B.主药含量小于5Hg

C.主药含量小于2mg

D.主药含量小于每片片重的5%

E.主药含量小于每片片重的lO%


正确答案:AD

第8题:

若主药含量极少,可采用( )为稀释剂

A.淀粉

B.糊精

C.糖粉

D.硫酸钙

E.硬脂酸镁


正确答案:C
硫酸钙主要用于吸收剂,硬脂酸镁是润滑剂,淀粉与糊精用作中药含量少的片剂,将影响主药提取,对含量测定有干扰。

第9题:

某片剂每片主药含量应为0.409,测得压片前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为62.5%,则片重是 ( )A.0.20gSXB

某片剂每片主药含量应为0.409,测得压片前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为62.5%,则片重是 ( )

A.0.20g

B.0.32g

C.0.509

D.0.56g

E.0.64g


正确答案:E

第10题:


片剂的辅料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人体无害,来源广,成本低。包括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

下列有关片剂辅料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药浸膏粉制粒常用乙醇作润湿剂
B.若主药剂量小于0.1g,则需加稀释剂
C.颗粒(或粉末)压片前必须加入润滑剂
D.含中药浸膏量较多,且黏性较大,而压片困难者应加稀释剂
E.片剂辅料包括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是片剂辅料的种类及其应用。片剂包括药物和辅料。片剂辅料包括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稀释剂和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稀释剂的加入可保证片剂一定体积,使片剂含药量均匀,能改善药物压缩成型性;当药物剂量小于100mg,或中药片剂中含浸膏量多或浸膏黏性太大,压片困难时,需加入稀释剂。吸收剂一般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时加入,利于吸收液体。润湿剂本身没有黏性,但能诱发物料黏性,以利于制粒。黏合剂在片剂中具有黏结固体粉末的作用,黏合剂本身具有黏性,能增加物料的黏合力的物质,适用于没有黏性或黏性差的中药原药粉制粒压片。崩解剂系指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细小颗粒的辅料,除缓控释片、口含片、咀嚼片、舌下片外,一般均需加入崩解剂。在压片前常加入一定量的润滑剂,可保证压片时顺利加料和出片,减少黏冲,降低颗粒之间、药片与冲模之间的摩擦力,使片剂光滑美观,但不是必须加入。当淀粉浆作为片剂的黏合剂时,最常用的浓度为8%~15%。黏合剂本身具有黏性,物料本身无黏性或黏性较差的时候,需加入黏合剂,能增加药粉间的黏合作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