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壁细胞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题目

试述壁细胞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细胞壁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组成物质。


正确答案:细胞壁分为3层,即胞间层(中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1.胞间层:胞间层是在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形成的,是相邻两个细胞间所共有的一层薄膜。它的主要成分是胶粒柔软的果胶质。
2.初生壁:在细胞分裂末期胞间层形成后,原生质体就分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的果胶质,添加在胞间层上,构成细胞的初生壁。初生壁是由水、半纤维素、果胶质、纤维素、蛋白质和脂类组成。
3.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原生质体仍继续分泌纤维素和其他物质,增添在初生壁内方,使细胞壁加厚,这部分加厚的细胞壁叫次生壁。次生壁添加在初生壁里面,初生壁的组成就是次生壁的组成,另外次生壁中还有大量木质素。

第2题:

试述元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正确答案: 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第3题:

试述巨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答案:结构: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和少数球形;胞质内有大量的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细胞膜内侧有较多的微丝和微管,参与细胞的运动。
功能:变形运动和趋化性。吞噬作用,抗原提趁呈作用,分泌功能。

第4题:

试述纤毛和微绒毛的结构,功能与分布。


正确答案: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而长的突起,光镜下清晰可见。电镜下纤毛外被细胞膜,细胞质中有纵行排列的微管,周边有9组双联微管,中央有两条单微管。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通过纤毛的摆动,可将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性物质定向推送。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许多微细的指状突起。微绒毛表面是细胞膜,中轴为含有微丝的胞质。如在光镜下,小肠和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纵纹状的纹状缘和刷状缘,在电镜下都是由微绒毛所组成。这种结构扩大了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也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简述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第5题:

试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正确答案:红细胞直径约7.5m,呈双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细胞质内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能结合O2和CO2。红细胞有一定弹性和形态可变性。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左右,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脾、骨髓中被巨噬细胞吞噬。

第6题:

试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之比较如下: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厚度 20nm~80nm 10nm~15nm
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重50~80% 占细胞壁干重5~20%
糖类含量 约45% 15~20%
脂类含量 1~4% 11~22%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第7题:

试述宗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正确答案: 宗气的组成,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宗气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侯咽,故呼则出,吸则入”。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

第8题:

试述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及其特化类型。


答案:
解析:
(1)植物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胞间层(1分)、初生壁(1分)和次生壁;(1分)2)细胞壁的特比类型有木质化(1分)、木栓化0分)、角质化(1分)、粘液质化(1分)和矿质化。(1分)

第9题:

试述肾小管的组成、分布、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 肾小管起于肾小体尿极,止于集合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
1)近端小管分为曲部和直部。曲部分布在皮质迷路和肾柱。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锥形,细胞体积大,分界不清。胞质嗜酸性,核圆,位于近基底部。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构成的刷状缘,基部有质膜内褶和线粒体构成的纵纹。侧面有许多侧突,相互嵌合。直部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不明显,细胞器、细胞侧突和质膜内褶均不显著,分布在髓放线和肾锥体中。近端小管是重吸收原尿成分的主要场所,原尿中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均在此重吸收。此外,还可以向腔内分泌氢离子、氨、肌酐和马尿酸等,还能转运和排出血液中的酚红和青霉素等药物。
2)细段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细胞器较少。有利于水和离子的通透。
3)远端小管分为曲部和直部,位于肾锥体或髓放线与细段相接。直部细胞体积较小,游离面无刷状缘,管腔较大,基底纵纹明显。电镜下可见微绒毛少、短而小,基底部质膜内褶发达,有丰富的钠、钾-ATP酶,能主动向间质转运钠离子。曲部分布于皮质迷路,质膜内褶不如直部发达。近曲小管是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细胞有吸收水、Na+和排出钾离子、氢离子、氨等功能,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控。

第10题:

试述尼氏体光、电镜结构、功能及在神经元中的分布。


正确答案: 光镜下:强嗜碱性斑块状或细颗粒状。
电镜下: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蛋白质(结构蛋白,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分布: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