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与温病如何鉴别?

题目

感冒与温病如何鉴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感冒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似,尤其应把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加以鉴别,但风温病势急骤,多见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外感发热的类证鉴别不正确的是:()

  • A、哮病
  • B、风温
  • C、普通感冒
  • D、时行感冒

正确答案:A

第2题:

如何鉴别喘证与哮病?


正确答案: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缬肚。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也伴有呼吸困难。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

第3题:

感冒与温病早期鉴别不包括( )。

A.发热有无及高低

B.汗出热退与否

C.脉静与否

D.热势复起与否

E.小便黄赤与否


正确答案:E

第4题:

简述秋燥与风温如何鉴别。


正确答案:风温:多发于冬春季,初起也表现为邪在肺卫,但以表热证为主,津液不足表现不突出。秋燥:发于秋季,除有肺卫见证外,以明显的津伤失润为特征。

第5题:

太阴病发黄与阳明病发黄如何鉴别?


正确答案: 阳明发黄多属湿热遏于中焦,症见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伴见汗出不畅,或但头汗出,发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黄赤不利,舌苔黄腻,脉多滑数;太阴发黄为寒湿壅滞所致,症见黄色晦暗,身无热或身冷汗出,口不渴,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

第6题:

痹病如何与痿病相鉴别?


正确答案: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则瘫软于床,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而痹病却以疼痛为突出症状。

第7题:

如何鉴别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


正确答案: 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相类似,但在病势、发热、伴症与传变等方面有别。风温病势急骤;伴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症候。风热感冒病势轻;其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热退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第8题: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第一:从伤寒概念上:温病与广义伤寒是从属关系。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
含属性为风寒的狭义伤寒和属性为温热的温病在内。温病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温病包括了所有因感受温邪而引起的各种外感热病,与感受寒邪而发生的外感病有明显的不同,二者显然是并列关系。
第二:从学术上讲: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温病是伤寒的发展。
第三:证治上也有不同。

第9题:

暑温与暑湿,湿温,中暑如何鉴别?


正确答案: 暑温与暑湿,湿温,中暑都可见于夏季,但它们的病因,病机不同,临床证候表现也不同。
暑温因感受暑热病邪所致,初起即见壮热,汗多,口渴,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证候,是其主要特征;病变过程中,容易出现暑伤津气,甚则津气欲脱危重证候。若暑热病邪化火,深入营血,内闭心包,或引动肝风,或灼伤血络,则容易出现神志昏迷,四肢抽搐、斑疹、出血等极重证候。
暑湿多因感受暑湿病邪所致,暑热较重暑湿较轻,初起以寒热、身痛等邪郁卫表证候微主要表现;气分病变部位比较广泛,可郁在少阳,或困阻中焦,或弥漫三焦,均有不同程度的脘痞,呕恶、苔腻等湿邪内蕴症状,虽有暑伤津气证候,但不及暑温明显。
湿温多发于夏秋季节,因感受湿热病邪所致,起病较为缓慢,初起以恶寒,身热不扬、头重痛、身重肢倦、脘痞苔腻等邪遏卫气的湿重热轻证候微主要表现;病变过程中有湿热化燥伤阴与湿盛困阻阳气的不同转归;湿温以病势缠绵,脾胃为病变中心,邪多留恋气分,发热难退,病程较长是其特征。
中暑是夏季卒中暑热或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以突然昏迷、不省人事或突然烦躁神昏为主要表现。须注意与暑温之暑入心营证候相鉴别。中暑乃突发神昏肢厥,经妥善处理,神志较易苏醒;暑温之暑入心营,多微暑热病邪由气分深入所致,其神昏不如中暑突然,恢复亦较困难。

第10题:

风温与春温如何相鉴别?


正确答案:风温与春温都可发生于春季,但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别:
风温春温
病因:风热病邪温热病邪
初起证候:肺卫表热证里热证候(气分或营分)
病情:较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