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阴虚火旺型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题目

肺痨阴虚火旺型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主证: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稠黄痰,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
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
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红而干,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麦冬、贝母、当归、炒芍药、甘草、玄参、桔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泄泻饮食积滞型的主证、治法及方药是什么?


正确答案:主症可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药有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服子。

第2题:

慢性痢疾(即休息痢)的证型,其主证及治法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慢性痢疾,又称之为久痢,包括虚寒痢、阴虚痢、休息痢。
⑴虚寒痢的主证是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治法为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方剂用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⑵阴虚痢的主证是下痢赤白粘冻,或下鲜血粘稠。治法为养阴清肠。方剂用驻车丸。
⑶休息痢发作期的主证是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脓血。治法为温中清肠,调气化滞。方剂用连理汤。缓解期
①脾气虚弱的主证是腹胀食少,大便溏薄或夹少量粘液。治法为补中益气,健脾升阳。方剂用补中益气汤。②脾阳虚衰的主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稀溏,夹有少许粘液白冻。治法为温阳祛寒,益气健脾。方剂用附子理中汤。
③寒热错杂的主证是胃脘灼热,烦渴,腹痛绵绵,下痢稀溏,时夹少量粘冻。治法为温中补虚,清热燥湿。方剂用乌梅丸。
④瘀血内阻的主证是腹部刺痛,拒按,下痢色黑。治法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剂用膈下逐瘀汤。

第3题:

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主症及治法、代表方剂是什么?


参考答案:以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或迟缓为辨证要点。证机概要:脾胃虚寒,失于温养。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第4题:

湿热下注,扰动精室型遗精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主证:遗精频作,或尿时少量精液外流,小溲热赤浑浊,或尿涩不爽,口苦或渴,心烦少寐,口舌生疮,大便溏臭,或见脘腹痞闷,恶心,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
药物:萆薢、黄柏、茯苓、车前子、莲子心、丹参、菖蒲、白术

第5题:

中风脱证的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风脱证即中风病元气败脱、神明散乱型,症状为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方药参附汤:人参、附子。

第6题:

痢疾中的暴痢分几型?其主证及治法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痢疾分急性慢性两类。急性者,称之为暴痢,包括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
⑴湿热痢的主证是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治法是清热解毒,调气行血。方剂用芍药汤。
⑵疫毒痢的主证是发病急骤,壮热,痢下鲜紫脓血。治法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剂用白头翁汤。
⑶寒湿痢的主证是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治法是温化寒湿,调气和血。方剂用胃苓汤。

第7题:

试论风热感冒的主证、治则及代表方药。


正确答案:风热感冒以发热,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流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为主证。治宜辛凉解表,清肺透邪。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方剂组成: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豆豉、牛蒡子、甘草。

第8题:

肺痨阴虚火旺证的主方是( )。


正确答案:E

第9题:

脾阳虚衰型水肿的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主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药:实脾饮、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厚朴、木香、草果仁、槟榔、木瓜、生姜、大枣、茯苓

第10题:

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有哪些主症、治法、方药?


正确答案: 肾阴虚绝经前后的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痛,或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左归饮加制首乌、龟甲。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茯苓、炙甘草、制首乌、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