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是()

题目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是()

  • A、以无毒原料代有毒原料、低毒原料代高毒原料
  • B、降低生产场所空气中毒物的浓度
  • C、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
  • D、加强通风排毒和个人防护
  • E、以上都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慢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病在( )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D

第2题:

根据职业病三级预防原则简述有关苯、铅、汞中毒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
①降低苯、铅、汞浓度,控制苯、铅、汞的接触水平:具体措施包括:改革生产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铅、汞加强室内通风排毒。
②加强卫生宣教,普及职业卫生防毒知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③执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避免职业禁忌症者上岗
2)二级预防即临床前预防:主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主要手段是定期对X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苯、铅、汞浓度的测定,以及对接触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症者及时调离。
3)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
苯中毒一经确诊,立即调离苯作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给予相应处理。
铅中毒患者给予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治疗及对症治疗。
汞中毒患者给予二疏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及对症治疗。

第3题:

苯中毒--苯中毒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1.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油漆和喷漆使用无苯稀料。2.使用苯的生产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3.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沾染有苯的口罩和工作服要经常清洗。4.不用手直接接触苯,以防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以及对指甲和皮肤产生脱脂和腐蚀作用。5.常接触苯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损害者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

第4题:

职业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发生源,控制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提高工人健康水平,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对接触者实行就业前及定期健康检查。

第5题:

下列属于第三级预防措施的是()。

  • A、遗传咨询
  • B、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 C、孕妇产前检查
  • D、职业性急性中毒患者抢救
  • E、乳腺癌筛检

正确答案:D

第6题:

苯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
2.改革生产工艺
3.通风排毒
4.卫生保健措施

第7题:

简述砷中毒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严格保管好砷化物、砷制剂农药。实行专人专库,领用登记,而且要有明显的标记,并不得与食品、调料、粮食等混放在一起。
(2)盛放过砷化合物的容器严禁存放粮食和食品。
(3)蔬菜、果树收获前半个月内停止使用含砷农药,防止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过高。
(4)食品加工过程所使用的酸、碱、添加剂等,含砷量应严格控制在国家允许标准范围内。

第8题:

下列属于第三级预防措施的是

A.遗传咨询

B.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C.孕妇产前检查

D.职业性急性中毒患者抢救

E.乳腺癌筛检


正确答案:B
第三级预防是指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进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第9题: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从()方面,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提出了安全使用有毒物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的要求。

  • A、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
  • B、劳动过程中的防护
  • C、职业健康监护
  • D、职业危害申报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2)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3)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4)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