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歌曲《阳关三叠》是一首古代文人有感于一位从军友人的离别之情而

题目

唐代歌曲《阳关三叠》是一首古代文人有感于一位从军友人的离别之情而写的歌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改编创作的一首琴歌是( )。

A.霓裳羽衣曲
B.阳关三叠
C.梅花三弄
D.玫瑰三愿

答案:B
解析:
A选项:霓裳羽衣曲是著名的唐大曲;
C选项:梅花三弄是唐代琴师颜师古讲相传为近代的桓伊所做的笛曲《三弄调》改编而成;
D选项:是龙七作词、黄自作曲的一首艺术歌曲;
B选项:写的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改编创作而成。因此,答案是B。

第2题: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创作的一首琴歌,音调整体风格古朴深沉,后段略显激越。()


答案:对
解析:

第3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师:这首古曲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旋律?你能唱唱吗?
学生自由回答(可能第一句、“遄行”句或“历苦心”句。)
师:八度大跳的旋律,使歌曲情绪趋向激动,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心情。“历苦心”句重复了三遍,说出了作者提醒友人前路非常辛苦,对友人无限关切的诚挚情感。
2.认识埙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件乐器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乐器呢?
生:埙
师:回答正确,下面有老师用埙为同学们吹奏《笑傲江湖》
师;今天咱们再来欣赏这首古曲《阳关三叠》,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感受着古埙的魅力。
(二)新课教学,乐曲欣赏
1.初听乐曲,介绍埙及埙的历史
师:上节课我们从歌曲《阳关三叠》中,感受和体验到了歌曲中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的诚挚情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欣赏曲《阳关三叠》,乐曲有种深沉、悠远的情感和意境,请你再次仔细聆听这种意境,思考是乐曲中用什么乐器表现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讲解:大家的感受很独特,这就是埙。(出示埙图片)在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中,埙是最古老的一种,其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旷古、凄厉的特殊效果,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特色乐器。到了现代,在演奏家和制作师的共同努力下,埙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埙乐也不断丰富,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埙产生兴趣。用带着泥土芳香的埙奏出大地的吟唱、天籁的绝响,更能表现人们追求远离尘嚣、至纯至美的精神境界。
2.复听乐曲
师:再次体验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与歌曲的感受有何不同?
学生谈听后的感受。(埙独奏更有古人雅士的韵味,多了几分古色古香和情绪的厚重感,更能感受到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3.感受埙。
(1)(教师边说边出示实物。)给你们看看、摸摸、试着吹一吹,亲自感受一下埙独特的音色。
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感受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
(2)再次感受埙独特的音色给音乐带来的特殊表现功能。
请同学仔细听辨用动作表现乐曲“三叠”中主要的旋律演奏的乐器。
(3)师: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乐曲,边听边从中找出上节课学过的歌曲的旋律。发现后举手示意。
(4)师:现在让我们用“u”模仿埙的音色,哼唱歌谱。(教师示范一个乐句。)
(5)随录音,学生模仿埙的音色和演奏动作欣赏音乐。
(三)巩固提高
1.创编情景剧(角色:元二、王维、对白、扇子、剧本)
(1)分析乐段音乐情绪
第一段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第二段对友人无限留恋之情。
(2)学生排练,老师指导。
(3)老师念白、用埙演奏,找两组同学来表演。
2.比较合唱曲与乐曲的异同
欣赏合唱曲《阳关三叠》
(1)师:合唱曲《阳关三叠》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声部之间怎么样?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在多声部的合唱中,由于高声部和低声部音色的丰富、层次分明,力度的起伏突出了歌曲的高潮,表现情感时有着更为宽广的空间。
(2)师:你能说一说合唱曲《阳关三叠》与埙独奏的《阳关三叠》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请听一听《阳关三叠》合唱曲。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你们不光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你们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看到你们的进步老师真高兴。正如同学们所说,每种表现方式都有它的特点,多声部合唱的表现力更丰富、浑厚,乐器表现起来的更古朴、更富韵味。
3.欣赏琴歌《阳关三叠》视频
师:视频中的表演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师归纳总结:这种形式是“琴歌”,指在古琴弹奏下吟唱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阳关三叠》是根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谱写的琴歌,《阳关三叠》所表现的那种悲而不伤情绪正与盛唐人们的精神气质相契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了解了古埙以及它的音色感受到古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了解合唱曲、琴歌等多种表演形式,同学们下课后多搜集有关《阳关三叠》的表演形式。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埙的形状和音色是怎样的?
2.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答案:
解析:
1、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埙的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卵形埙,还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牛头埙、笔筒埙等多种类型。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其声浊而喧喧在,声悲而幽幽然,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

2、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异常繁荣的局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势在必行,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1)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2)优化教学内容;
(3)灵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4)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5)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6)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也是每位音乐教师的追求。这就需要我们每位音乐教师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有效教学的策略,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让每位学生获得发展和进步。

第4题:

东北抗联军歌是一首古曲,取自()。

  • A、《苏武牧羊》
  • B、《高山流水》
  • C、《塞上曲》
  • D、《阳关三叠》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面对《阳关三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阳关三叠》是唐代的一首著名歌曲
B.歌词原是杜甫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
C.因其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所以又称为《阳关三叠》
D.《阳关三叠》是古代文人有感于一位从军朋友的别离之情而写的歌曲

答案:B
解析:
歌词原是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

第6题:

《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的一首琴歌,其中“三叠”的意思是()。


A.有三段歌词

B.有三件乐器

C.有三个乐章

D.变化重复三次

答案:D
解析:
三叠指一个曲调变化反复叠唱三次之意。

第7题:

下面不属于古典歌曲的是()。

A.《满江红》
B.《扬州慢》
C.《阳关三叠》
D.《茉莉花》

答案:D
解析:
《茉莉花》属于民间小调,所以不是古典歌曲。

第8题:

高中音乐《阳关三叠》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采用古诗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能背诵曾经学习过的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吗?”学生集体背诵。
之后,教师请学生分享对于《送元二使安西》的了解。
从古诗情感引申到音乐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由此顺势导入本课《阳关三叠》的学习。
(二)感受体验
1.播放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听歌曲的旋律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是什么速度?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情绪沉稳、坚定,速度为中速、稍慢的。
2.聆听《阳关三叠》感受音乐,请学生回答:歌曲描述了怎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歌曲通过对于场景的描述,描绘的是送别友人的场景,感受到依依惜别,浓郁的离别之情。
(三)深入赏析
1.教师组织学生聆听歌曲范唱《阳关三叠》,并提醒学生对于嗓子的保护。
2.教师弹奏旋律,与学生共同跟唱高声部。
教师提问学生:歌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每句旋律的强弱变化,第二句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唱满句尾两拍的时值,注意“遄行”这句八度音程的音准,第二个“遄行”比第一个多了一拍;唱准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注意“历历苦”的重音记号,通过力度变化表现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歌曲情感。
4.教师指挥,学生完整演唱高声部。
5.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读歌词,并提问学生:歌曲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柳色新”暗示离别在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唐诗宋词中常有借杨柳以寓离别意,带有依依惜别之情,歌曲主要是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中公讲师解析
6.教师、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完整演唱《阳关三叠》
(四)巩固提高
请大家分小组讨论,采用各种形式表现《阳关三叠》。
学生表现,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五)小结作业
教师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总结本课所学,呼吁学生珍惜友谊,互相关爱。
作业设置:思考古诗与音乐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1.简单介绍《阳关三叠》这部作品。
2.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对古琴曲产生兴趣?


答案:
解析:
1.
《阳关三叠》古琴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是目前所见的一首中国古琴曲。“三叠”指的是歌曲反复叠唱三次。
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
2.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是十分有必要的。
(1)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一个人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时,这种学习行为才可进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向学生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民族音乐,为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公讲师解析
(2)精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对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因此,要使学生学好知识,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
(3)根据实际适当运用讨论教学
通过平等坦率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融会贯通,既实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约束,并保持学生的热情,同时也保持了课堂纪律良好。

第9题:

《阳关三叠》根据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而创作的一首琴歌。

A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王维;《使至塞上》

C李白;《子夜吴歌》

D李白;《赠汪伦》


A

第10题:

《阳关三叠》是根据哪一首唐诗谱写的?


正确答案:《阳关三叠》是根据《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