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题目

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自律他律的统一,坚持知荣与明耻的统一,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②参加志愿活动和学雷锋活动。大学生应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多关注特殊群体、偏远地区,广泛参与帮扶行动,志愿服务,为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作出贡献,努力传播文明、引领风尚、营造和谐的时代先锋。
③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大学生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原则,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讲诚信、守承诺,诚心做事、诚实做人。
④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大学生要积极参与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大力倡导节约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节俭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行为和人际交往中。
⑤自觉学习道德模范。激励自己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时时处处以他们为榜样,多做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在不同的场合做到遵德守礼、遵规守法,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认知。


正确答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的做法如下:(1)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反映在:①道德概念的掌握;②道德评价的发展;③道德信念的确立。(2)道德认识的培养①营造向善的道德氛围②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③加强道德实践(3)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这是校园文化建设、活跃生活、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需要。②组织学雷锋,开展上街便民服务活动,这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化的需要。③组织学生义务植树和生产劳动活动,这是增强劳动观念,进行爱劳动教育的需要。④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民情和国情,这是爱人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

第2题:

2020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慰问帮扶全国道德模范活动,为道德模范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温暖,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答案:
解析:
参考题目学习,不是题目,没有答案~

第3题: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答案:(1)培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①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②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③自觉树立自律意识。 (2)强化享有高尚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①参与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②参加职业道德教育;③推行优质规范服务行动;④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3)加强对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的领导和重视。

第4题:

结合实际,谈谈学前儿童家长的道德素质如何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正确答案: 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制约着孩子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关系到是否能教会孩子做人、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
首先,父母的婚姻道德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健康。研究证明,如果夫妻关系不和谐,甚至闹到离婚的地步,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在这种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父母树立正确的婚姻道德观,既是孩子的福音,也是社会的福音。良好的夫妻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必要的。他会从父母那里懂得如何爱和被爱,学会对生活充满信心,有一个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相反,长期生活在冷战家庭中的孩子,性格通常是忧郁的,对生活对感情都不会有太多的信心。
其次,父母的养儿道德影响着孩子的言谈举止。父母要教孩子做一个道德的人,这种有意识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再次,父母的传统美德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知恩图报,勤劳勇敢,先人后已等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如果能一以贯之地身体力行,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长了,这些美德就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
最后,父母的社会公德影响着孩子的文明意识。父母与邻居友好相处,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否则,父母的社会公德很差,自然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负面的典型,会引起孩子心理上冲突。

第5题: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要形成()的道德风尚。

  • A、修身律己
  • B、崇德向善
  • C、礼让宽容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 )教育。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自强崇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鼓舞中华儿女奋发向善的精神力量。2011年9月20日,参加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仪式的54位道德模范鲜明地向人们展示了这一点。开展道德楷模评选活动()

A可以加快提高我国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B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D说明树立道德模范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B

第8题:

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A.诚信

B.道德

C.经济

D.社会


答案A

第9题:

大学生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正确答案: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第10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指出,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展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彰显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说,道德模范是时代的英雄、鲜活的价值观,推进道德建设,要用好道德模范这一“精神富矿”,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更好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把核心价值观这个“魂”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体’贯通起来,融入国民教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之中,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让道德理念具体化、大众化,更好地为人们接受和践行,确保道德建设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 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①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摸范,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②道德模范这一“精神富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道德滋养,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抻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并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③表彰道德模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更多相关问题